基于3S技术的山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的一部分,其具有辐射范围广、距离长的特点,作为人工景观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是否威胁着高速公路两侧生态安全,还没有具体的研究;目前大部分研究聚焦于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因子监测以及修建与运营后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工作。因此开展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的路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对我国尚未成熟的路域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一定参考。论文根据高速公路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参照生态支撑力评价框架,构建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3S技术为手段,对道路数据、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并采用RS与GIS技术对评价指标信息提取,根据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赋值,采用综合指数法得到高速公路路域生态安全结果;并将生态安全结果进行时空特征与空间分异性探索。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高速公路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以及特点,确定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域研究范围为道路两侧1km。(2)参照生态支撑力评价框架,将山区高速公路生态安全评价分解为自然驱动因子、生态结构功能与生态服务能力三个方面,并选取了坡度、多年平均降雨量、景观破碎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等1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给出各评价指标具体量化方法,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终得到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以綦万高速公路作为路域生态安全评价实例区,基于RS与GIS技术提取实例区各评价指标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权,根据综合指数法分别求得2005、2010、2015和2020年綦万高速公路路域生态安全结果,实证结果分析表明:(1)时空特征方面。近15年,各生态安全指数平均值0.46、0.60、0.56和0.68,2005-2010年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变化最剧烈,但綦万高速公路整体生态安全状况呈逐渐变好趋势;区域生态安全等级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生态安全Ⅰ级面积占比最小,生态安全Ⅳ级、Ⅴ级面积之和占比均超过50%;2010-2015年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呈恶化趋势,其余时期均为逐渐改善趋势,其生态安全改善主要表现为生态安全Ⅲ级、Ⅳ级向Ⅴ级之间转化,而恶化表现为Ⅳ级、Ⅴ级向其他低等级转化。(2)空间分异性方面。各生态安全等级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有明显差异,生态不安全(Ⅰ级)和较不安全(Ⅱ级)分布区域以建设用地为主,临界安全(Ⅲ级)分布在耕地和建设用地,而生态较安全(Ⅳ级)和生态安全(Ⅴ级)分布在林地和草地。生态安全等级与高程呈垂直分异,高程越高,林地越多,生态安全状况越好。生态安全等级与不同距离区域分异明显,其中高速公路两侧500m-1000m,生境质量较差,生态安全状况不稳定。生态安全等级与高速公路标段分异规律为公路起始段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中部生态安全逐渐变好。
其他文献
陶瓷膜过滤技术具有精度高、过滤稳定及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医药及食品生产等领域,并在分离、澄清、纯化、浓缩、除菌、除盐等生产工艺过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针对现有的陶瓷膜过滤器设备,通过CFD技术对陶瓷膜过滤器纯水过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过滤器内部流场进行分析。本文首先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膜元件和膜组件过滤器纯水全量过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入口流量、膜孔径及过
城池广义上是指城墙与护城河,到了明清时期设置城池已经成为有一定行政级别的管理机构的象征。城池对于聚落不仅是一个防御设施,更是政治阶级和政治信任程度的标志,是华夏文化政治景观的象征物,需要配置一系列的建置性设施系统,这些建置性设施包括:行政官署系统、文教设施系统、祭祀设施系统。这一系列的建置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对地域控制的一种表达方式和特定的景观秩序。本文以明清时期广西的城池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
本论文是在课题组对清代寺观祠庙的分布相关研究基础上,总结了清代归德地区(今商丘市)佛、道建筑的空间布局及其分布规律,研究了清代归德地区的城市景观构架格局,并且探讨了佛、道建筑与其他国家建置性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在城市景观构架系统中的地位。归德地区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位于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地处内陆黄淮平原黄泛区,在清一代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较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稳定,对清代黄河泛滥区古城
钢筋锈蚀问题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钢筋锈蚀会使横肋锈损磨平、锈蚀钢筋和混凝土间产生锈层、保护层开裂。这些现象都会影响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因此研究锈蚀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尤其重要。当前学者为缩短试验时间,采用通电加速锈蚀代替自然锈蚀来使混凝土中钢筋达到预定锈蚀率,但通电采用的电流密度达到自然情况下几倍到上千倍。电流密度相差较大,使得通电加速锈蚀手段下锈蚀钢筋与混凝土的
自从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提高了各行业的生产力,推动着各行业不断升级革新。建筑行业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提供低造价、高质量以及工期短的建筑产品中的巨大作用,并开始大力推行行业的信息化建设,BIM应运而生。但是,由于BIM在国内起步晚、研究历史短,国内对BIM理解和应用还处于刚刚开始的探索阶段,需结合国情对BIM进行相关研究及应用,才能提高国内建筑行业的生产力。目前,随着过
舟桥结构以其快速机动性及强大的支援保障能力,不仅在军事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也可作为应急手段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舟桥系统的安全、快速与机动成为亟需解决和保障的问题。当前国内对舟桥系统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保障河内部分安全与通行性能方面,对于河岸张纲固定系统缺乏相应研究。当河内锚固条件较差、河内流速较大时需建立河岸张纲固定系统来保证舟桥系统安全及正常通行,为此进行张纲固定系统的研究
随着我国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复杂、规模最大的电网,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恶劣气象频繁出现,舞动对线路安全运行带来的危害日趋严重。覆冰输电导线的大幅舞动将会造成线路跳闸、金具磨损、停电、绝缘子串破碎、塔臂损坏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立覆冰输电导线的舞动模型并对其进行舞动特征分析是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的课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论文首先进行了覆冰四
国内外大地震统计数据表明,大地震发生时通常出现超烈度情况,建筑结构因承担过高轴压比而延性急剧降低,导致按当地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破坏情况严重甚至倒塌。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以延性好的弯曲破坏为设计目标,但在高轴压比下呈现脆性破坏特征,对结构体系抗震不利。有研究者通过自适应分缝改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小震和中震时和普通剪力墙一样正常抗震,而且能在大震时自动分缝形成若干大剪跨比的
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时下建筑行业的焦点,国家与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各项政策。其中装配式住宅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一系列典型质量问题频出,制约了装配式住宅的良好发展。因此通过有效途径提升装配式住宅质量,将有助于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设计环节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装配式住宅整体质量,目前设计环节面临着建筑效果未知、沟通不到位导致设计冲突增加、传统设计思维不适用于装配式住宅设计、构件和节
近年来,针对小环境展开的更新行动成为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完成存量提质发展要求的建设目标。步行空间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单元,其生态品质建设也备受关注。我国地形复杂,部分城市建设在山地之上,重庆为山地城市典型代表,受山地特殊地形影响,步行空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因此,公众迫切要求改善步行空间生态环境。本文以山地城市步行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首先总结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类型与现状问题,其后归纳影响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