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症候积分、临床疗效及TG、TC、HDL-C、LDL-C等变化角度,观察耳穴贴压疗法对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患者的康复疗效,初步探讨此方法对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为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社区康复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方法:将60例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发放高脂血症膳食控制方案,实行基本饮食控制;治疗组在上述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法,选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胃、肝、三焦。用75%酒精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0.6 cm×0.6 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于选用的一侧耳穴上。嘱患者自行按压,使耳廓充血、胀痛,按压力度适中,避免皮损引起感染。1天自行按压3~5次,每次1min,3天后交替贴敷另一侧耳穴,如此往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血脂的变化。结果:1.经治疗,两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BMI和WHR的比较显示:治疗组对BMI和WHR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对照组对BMI有改善作用(P<0.01),对WHR无改善作用(P>0.05)。两组间BMI的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WHR的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在调节WHR方面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血脂的比较显示:治疗前两组间的血脂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对高密度脂蛋白有改善作用(P<0.05)。对照组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明显改善作用(P<0.01),对高密度脂蛋白无改善作用(P>0.05)。两组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在调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间高密度脂蛋白的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耳穴贴压疗法治疗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在改善症状、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说明它是治疗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2.耳穴贴压疗法能明显改善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体重指数和腰臀比。3.在调节血脂方面,耳穴贴压疗法能明显降低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4.耳穴贴压疗法在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结果为高脂血症的社区康复治疗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