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置入椎体深度与其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关系,并比较椎弓根钉置入椎体后同等条件下在胸12至腰5椎体中之稳定性。
方法:实验标本选取成年防腐尸体标本6例,其中男性3具,女性3具。年龄28-58岁,平均43岁;剔除椎旁肌肉、韧带、椎间盘等软组织,获取离体椎体(胸12椎体至腰5椎体),标本采集后均摄正侧位X线片,排除畸形、骨质疏松、骨肿瘤、外伤等病理异常及骨骼疾病。将标本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两具尸体标本。(A组标本再分为A1标本及A2标本),A1标本椎体(胸12-腰5)左侧椎弓根钉置入深度为椎体矢状径的50%,椎体右侧椎弓根钉置入深度为椎体矢状径的80%;A2椎体(胸12-腰5)左侧椎弓根钉置入深度为椎体矢状径的80%,椎体右侧椎弓根钉置入深度为椎体矢状径的100%;(B组标本再分为B1标本及B2标本,C组标本再分为C1标本及C2标本),B1、C1椎弓根钉置入同A1;B2、C2椎弓根钉置入同A2。置入椎弓根钉后的椎体以椎体夹具加以固定,置于CSS-44020生物力学测试机,测出各椎弓根钉拔出时所需最大拉力(N)。
结果:
(1)与置入椎体深度50%的椎弓根钉相比,置入深度为80%的椎弓根钉拔出时所需的力量大,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2)与置入椎体深度100%的椎弓根钉相比,置入深度为80%的椎弓根钉拔出时所需的力量无明显变化,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3)在置入椎体深度均为80%时,以腰5椎体之椎弓根钉拔出时所需力量最大。
结论:在置入深度为椎体矢状径的80%时,椎弓根钉拔出时所需的力量最大,椎弓根钉的稳定性最强;在各椎体置入深度均为80%时,腰5椎体椎弓根钉拔出时所需力量最大,其稳定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