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姑息照护在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焦虑抑郁,以及照顾者健康状况、照顾负担、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效果。方法:1、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南宁市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采用抛掷硬币法,正面向上患者纳入对照组经科室同意安排入住护士站左侧病房;反面向上患者纳入干预组并经科室同意安排入住护士站右侧病房。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标准肿瘤护理,比如症状护理、心理疏导、传授健康方面的知识等。干预组采取常规标准肿瘤护理与姑息护理结合,成立姑息照护小组,根据相关的流程,除了给予专科护理之外,还提供更多的人文、信息方面的服务,要求患者共同参与决策等。2、在护理之前,通过有效的手段采集患者和照顾人员的一般资料,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症状改善情况和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情况;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照顾者照顾负担和社会支持效果。资料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12周后收集。将数据输入到SPSS22.0软件中展开分析。一般资料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从生存质量、焦虑情绪方面着手,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通过广义估计方法,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以了解两组患者在症状改善方面疗效的不同之处。3、在护理之前,通过有效的手段采集照顾人员的一般资料,采用简明健康调查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照顾者照顾负担和社会支持效果。资料分别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12周后收集。将数据输入到SPSS22.0软件中展开分析。一般资料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健康状况、照顾负担、社会支持的差异,了解两组照顾者在健康情况改善、照顾负担、社会支持方面的不同之处。结果:1、在一般资料方面,患者及照顾者干预前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从生存状态、症状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着手,在不同时间段了解患者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以上四方面表现有明显的变化,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的第4周和第12周,在生命质量得分这一项指标上,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症状改善得分着手,干预组患者症状得分疼痛、疲乏、焦虑、抑郁、食欲、瞌睡、健康状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恶心、气促症状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焦虑、抑郁得分着手,在干预4周、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从两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照顾者简明健康调查表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相比对照组,干预组照顾者在健康水平、活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等方面的得分明显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照顾负担量表得分分析,干预组照顾者在干预4周后、12周后的照顾负担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干预组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在干预4周、12周后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课题的研究中,通过成立姑息照护小组,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模式,通过这种全新的模式:1.姑息照护模式能有效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可降低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疼痛、疲乏、嗜睡等不良症状;缓解晚期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2.姑息照护模式可改善照顾者身体健康状况;可减轻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增加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社会支持,为癌症等慢性病管理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