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工业作为国家工业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过去5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而且生产规模和消费规模不断增长的趋势仍在延续。中国汽车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不断吸引国际汽车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的投资,通过与中国国内汽车厂商开展多种多样的合资或合作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做出了贡献。然而,笔者通过对比我国和几个典型国家汽车产业的四个贸易竞争指数——可比净出口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发现:我国汽车产业专业化分工日趋合理,在出口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但与汽车产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指数还较低,体现出来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下游,远不如汽车发展强国如德国,甚至不如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面对汽车工业“大而不强”的现状,面对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中国的汽车工业将何去何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理论综合宏观和微观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系统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问题。全球价值链理论主要包括动力机制研究、全球价值链治理和治理者研究、产业升级路径研究等方面。在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分析框架中,某个产业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放在全球的角度来考虑,可以细分为不同的价值增值环节,在地域上分布于各地。全球价值链理论框架下的产业升级则体现于某个国家的某产业不断向价值链中的高增值环节演进,不断向价值链的治理者靠拢。目前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产业升级的研究多集中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包所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因此,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的视角来探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策略是对现有理论运用的一个尝试和探索。
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来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是:必须积极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充分利用全球化的好处,将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同的发展策略会带来不同的结果:韩国坚持“自主发展”策略,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中起着重要规划作用,实行了较多的产业保护政策,为韩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后期发展中,由于过度保护违背了经济规律,韩国汽车工业竞争力在不断减弱。巴西走的是“产业依附性”发展道路,积极鼓励外资进入本国市场,期望外资能带动本国汽车工业的繁荣。这种发展策略确实带动了巴西汽车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无论是产销规模还是出口量均有较大的突破。但由于缺少自主品牌和优秀的本土企业,在跨国公司将资金投往更有市场潜力,更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国家时,巴西的汽车工业就面临衰退的危险。通过借鉴巴西和韩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策略,笔者提出了“开放中发挥大国优势”的策略,既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又要加强自主开发,充分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开发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