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目的的金融工具,于上世纪80年代诞生,自推出以来,已成为世界上流动性最好、交易量最大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然而金融工具的创新所带来新的金融风险有目共睹,2008年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几乎吞噬了地球上的每一个产业,以至于通用汽车也险些被资产清算。所以,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工具,其高杠杆效应所蕴含的风险之规模和涉及面较之其它金融衍生品更大、更广,如美国1987年的股灾,1995年的巴林银行事件,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事件。而作为规避证券市场风险的主要避险工具,股指期货不仅为投资者提供回避风险的渠道,同时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在稳定市场方面,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所以自1993年海南试运行股指期货失败以来,我国金融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力量显著提升,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本论文从中国特定的国情出发,研究探索我国股指期货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的特性及其管理方法,从理论分析到实证检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的成功方法,进行系统性归纳和总结,从而为我国证券市场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股指期货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金融体系下的特殊风险。第二、普遍使用Var模型控制风险形成新风险及其传递性。第三、当前中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备性。第四、当前中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防范和控制的建议。围绕上述几个问题,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结果及国际和香港等地区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实例和成功经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股指期货风险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国内政策、分红方式、投资流动性以及投资渠道等因素都会影响股指期货风险的增大。第二、风险具有传递性,基于Var模型控制风险,其本身会形成新的风险,从而通过股指期货这一载体传递至各行各业。第三、从宏观角度提出股指期货风险控制方法,在我国,宏观风险控制最为关键。第四、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信息分享,建立应急处置体系以防范跨市场操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