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胶-凝胶法制备多铁材料及其铁电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电材料是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共存的铁电有序和磁性有序的材料。这种磁和电的相互控制在磁存储介质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应用前景,可能成为一种集铁电材料和磁性材料优点于一身的性能优良的新型记忆材料;同时,由于铁电和铁磁性的共存,可以制成高电容和大电感一体化的电子器件;另外,该材料的电性与磁性参数的耦合在基础物理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几年来,磁电材料受到空前的关注。 BiFeO3具有菱形扭曲的钙钛矿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多铁材料,其在室温下呈铁电有序(居里温度Tc=1103K)和反铁磁有序(奈耳温度TN=643K)。另外六角菱方结构YMnO3同时兼具铁电性和反铁磁性,由于其结构里面没有可挥发性元素(如Pb、Bi)而倍受关注。本论文利用高分子辅助溶胶-凝胶法在LaNiO3/Si基底上制备了BiFeO3薄膜,再利用了Sm在A位(Bi)上进行了替代改性;另外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相的YMnO3块体。并对薄膜和块体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和铁电性能的研究。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浓度为0.2M的前驱体溶液以高分子辅助溶胶-凝胶法在LaNiO3/Si基底上制备BiFeO3薄膜。XRD研究表明薄膜在500℃-600℃退火都能得到纯相的BiFeO3,薄膜呈斜方钙钛矿结构,且随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的增加薄膜的结构从正交结构转化为菱方六面体结构。SEM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晶粒变大。铁电性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在500℃-600℃之间都可以得到铁电曲线,以500℃退火的150nm(10层)的BiFeO3薄膜铁电性能最好,剩余极化强度为2.80μC/cm2。 2.利用浓度为0.3M的前驱体溶液以高分子辅助溶胶-凝胶法在LaNiO3/Si基底上制备BiFeO3薄膜。其铁电性变化和0.2M的类似,但0.3M的比0.2M的剩余极化强度和测试电场都高,以550℃退火的220nm(6层)的BiFeO3薄膜铁电性能最好,剩余极化强度为6.33μC/cm2;测试电场为220KV/cm。 3.在Bi位进行Sm的替代,利用纯相BiFeO3的制备方法在LaNiO3/Si衬底上制备Bi1-xSmxFeO3( x=0,0.03,0.05,0.07,0.10)薄膜,前驱体溶液浓度为0.3M,热处理温度为550℃。XRD研究表明制备薄膜呈随机取向,通过替代,结晶性先变好后变差,x=0.05时最好。SEM研究表明,薄膜表面平整、均匀、致密,通过Sm的替代,提高了薄膜的致密度。铁电性结果显示,在167KV/cm的测试电场下,Bi1-xSmxFeO3薄膜(x=0,0.03,0.05,0.07,0.10)的剩余极化强度Pr分别为1.12μC/cm2,2.71μC/cm2,3.19μC/cm2,2.08μC/cm2,1.34μC/cm2,表明通过Sm的替代,剩余极化强度增大。漏电性测试表明,Sm的替代量为7%或10%时,在电场大于50KV/cm的区域漏电流比BiFeO3减小了两到三个数量级。 4.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MnO3的块体。通过分别在氧气和氩气气氛下的热处理,得到的YMnO3块体的结构相同,都为纯相的六角菱方结构;SEM结果显示,氩气气氛下热处理的晶粒明显比氧气下的大,而且发现了再结晶现象;EDX结果显示,两种气氛下热处理的YMnO3块体都有失氧现象,氩气下的更严重。铁电结果显示,在测试电场60 kV/cm下,氧气和氩气气氛下得到的剩余极化强度分别为0.25μc/cm2和0.23μc/cm2。
其他文献
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尼龙(PA)原位复合材料能克服短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增强PA体系中的诸多缺点,近年来备受关注。与已商品化的热致液晶聚酯.共聚酯相比,热致液晶聚酰胺
目前,铝的电解精炼方法有着诸多缺点如高温、高能耗、高污染等,制约了二次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绿色工业需要在室温及一般工作条件下电解沉积出纯铝。
我园从办园之初就一直以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为指导,秉持“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理念,坚持用“活”的教育、“活”的教材培养“活”的儿童.我们相信,生活中处
期刊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大,同时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迫使人类不得不面对能源危机的问题。伴随科技的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极其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其无污染、使用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将太阳能电池推上了人类新能源开发的焦点。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QDSSC)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这两种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以其相对简单的制备方法和较廉价的原材料成为了太阳能电池研究中的热点,其结构主要包括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刊以专辑的方式,特邀一些理论工作者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师幼互动行为研究、个性化教育探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来管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回顾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化,提振对未来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信心。这个专辑将分两期刊登,敬请关注。  陈鹤琴先生曾在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