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随着人民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积极开展结直肠癌分子病理学研究,揭示其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结直肠癌的防治意义重大。研究和寻找与结直肠癌诊断、转移及复发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具有重要意义,现已成为当今肿瘤医学领域研究热点。免疫组化肿瘤标记物检测方法简便,经济,技术成熟,便于开展,已成为常用病理诊断方法。本课题利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和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20,CK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目的:1.探讨EMA和CK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特点,并分析二者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2.探讨二者的表达强度和联合表达特点对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指导作用。材料和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试剂盒检测50例新鲜结直肠癌手术标本的癌组织中的EMA和CK20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预后判断起到一定指导作用。其中CK20,EMA组间阳性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二者表达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son检验,EMA与CK20表达强弱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 H检验。二者联合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本实验结果显示:EMA和CK20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或细胞质中,二者的表达均呈异质性。所有结直肠癌组织样本中EMA的总阳性率为76.0%,CK20的总阳性率为36.0%。经统计学分析发现,EMA的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临床分期均无关,但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其表达强度与分期和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仅与分化程度有关,本实验显示其表达强度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CK20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浸润深度和淋巴结的转移均有关(p<0.05),其表达强度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化均有关,与浸润深度无关。本实验显示CK20的表达强度随着分期的增加而增强,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存在淋巴结转移者表达增强。CK20与EMA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在二者联合表达的检测中,CK20(-)/EMA(+)表达模式在所有样本中表达率最高(60%),CK20(-)/EMA(-)模式的表达率最低(4%),CK20(+)/EMA(-)模式的表达与DUKES分期有关,CK20(+)/EMA(+)模式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1.EM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可能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其阳性率可能随着分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反之降低。2.CK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可能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的转移均有关,其阳性表达率可能随着肿瘤分期增加、分化程度的降低、组织浸润的加深以及淋巴结转移而增加,但从本实验结果来看其总体阳性率较低,不能独立作为一个有用的生物学指标。3.EMA表达强度可能与分期和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仅与分化程度有关,且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CK20表达强度可能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分期、分化均有关,与浸润深度无关,其表达强度可能随着分期的增加而增强,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低而增强,随着淋巴结转移而增强。4.EMA和CK20的表达可能呈负相关且二者表达强度可能随着分期的增加有增强趋势,CK20(+)/EMA(+)模式的表达可能预示着淋巴结的转移以及预后较差。而CK20(+)/EMA(-)模式的表达可能预示着无淋巴结的转移,患者可能处于DUKES分期的A或者B期,提示患者的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