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是我国珍贵的中药材。半夏含有众多化学成分,具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等功效,在中药材中使用频率高,但是半夏栽培过程中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忌强光、忌旱、忌涝、忌高温,再加上过度采集导致优质资源紧缺,所以为了提高半夏的药用品质,研究影响半夏块茎品质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本试验探究了粒径大小、化感作用、温度、光照强度和UV-B辐射等因素对半夏块茎的影响,可为提高半夏药材质量及合理开发利用半夏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粒径大小对半夏活性成分、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根据半夏块茎的直径将材料分为四个等级,I号、II号、III号和IV号块茎直径分别为d≤1 cm、1 cm<d≤1.5cm、1.5 cm<d≤2 cm和2 cm<d≤2.5 cm。试验结果表明:(1)I号块茎中生物碱、β-谷甾醇、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III号块茎中黄酮、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最高。IV号块茎(2 cm<d≤2.5 cm)中仅维生素C含量最高。(2)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在III号块茎(1.5 cm<d≤2 cm)和II号块茎(1 cm<d≤1.5 cm)中分别达到最大值。然而,随着块茎直径的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依次降低。2.半夏块茎和土壤浸提液对半夏发芽及块茎品质的影响。试验设每种浸提液4个质量浓度(25、50、75、100 mg/mL),以0 mg/mL为对照组。结果表明:(1)半夏块茎浸提液显著抑制了半夏发芽;而低浓度(25和50 mg/mL)的土壤浸提液可促进半夏发芽,高浓度(75和100 mg/mL)时抑制。(2)半夏块茎浸提液处理可使块茎的生物碱含量显著降低;而半夏土壤浸提液显著增高了生物碱含量。两种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块茎中黄酮、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利于半夏正常生长的营养积累。3.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半夏发芽及其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设3个温度梯度(20°C、25°C、30°C)和3个光照强度梯度(2000 Lux、4000 Lux、6000 Lux),结果表明:(1)当温度为25°C,照度为6000 Lux时,最适合半夏发芽,但是收获后块茎的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低。(2)当温度为30°C,光照强度为4000 Lux时,半夏球茎中黄酮、蛋白质、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综合考虑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在温度为30°C,光照强度为4000 Lux时有助于半夏多种有效成分的积累。4.UV-B辐射对采后半夏块茎生理特性、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中UV-B辐射强度分别为:0(U0)、200(U1)、400(U2)和600μW cm-2(U3)。其中,增强UV-B辐射显著提高了半夏块茎中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化酶、对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生物碱、黄酮、蛋白质、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然而,较高的UV-B辐射(U2和U3)显著降低了块茎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U3处理仅显著增加β-谷甾醇含量。结果表明,增强的UV-B辐射可以促进采后半夏的次生代谢,并增加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可溶性糖除外)的含量。本论文探究了粒径大小、化感作用、温度、光照强度和UV-B辐射对半夏品质的影响,为半夏加工材料的选择、半夏药效成分的积累和半夏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