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是世界禾谷类作物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原线虫,对该类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在我国,菲利普孢囊线虫病在多个小麦主产区都有报道,近年来该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了解菲利普孢囊线虫与寄主的互作机制,对有效防治该病害的发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对小麦菲利普孢囊线虫与寄主互作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对已经报道的参与病害防卫反应的基因,其在小麦抗菲利普孢囊线虫过程中的作用,还很少有报道。鉴于此,本研究以2份抗病材料(易变山羊草二号和Madson)和1份感病品种(温麦19)为材料,通过接种菲利普孢囊线虫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10个可能参与防卫反应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菲利普孢囊线虫人工接种方法比较。分别采用PVC管和浅盘法两种接种方法,接种菲利普孢囊线虫二龄幼虫后,对病害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浅盘法,无论是在抗病品种或者感病品种中,侵入到根系内的线虫数量显著多于用传统的PVC管法。表明浅盘法是一种有效的菲利普孢囊线虫人工接种方法,在抗病品种中的线虫数量显著少于感病品种。对菲利普孢囊线虫的侵染过程的跟踪观察发现,在抗病品种或者感病品种,在人工接种的第2d,线虫的数量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一直维持到第9d。2)根系内侵入线虫的微观形态观察。在接种菲利普孢囊线虫二龄幼虫后,分别对抗感品种不同时间段在小麦根系的侵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感病品种中,接种后第1d已经有线虫侵入到小麦根系内,但只在根表皮层,接种后第2d线虫数量明显增加,并向根的中柱移动,在第5d时已经侵入到根系中柱。在抗病品种中,接种后第1d侵入的线虫较少,第2d侵入的线虫数量增多,但是只出现在根表皮层。第5d时才开始向根的中柱移动。因此可以推断线虫侵入抗病品种的速度显著慢于侵入感病品种时的速度,可能与抗病品种的抗性有关。3)以抗性品种Madson、抗性材料易变山羊草二号和感病品种温麦19作为研究对象,在菲利普孢囊线虫胁迫下,以接种无菌水为对照,对主要防卫途径中的10个相关基因,在接种后1-9d的表达水平上进行了定量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防卫反应基因中,CV767657基因在接种后,感病品种前期表达量变化明显高于抗病品种和抗病材料。在MYB类转录因子中,AK330737基因在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和CV767657基因相似,感病品种前期表达量变化明显高于抗病品种和抗病材料,推测AK330737转录因子基因参与对线虫的防御反应。在WRKY类转录因子中,EU665453转录因子基因在抗病品种处理后表达量上调,但表达量变化差异不大,在感病品种中,接种后7d和9d时的表达量变化比抗性品种和抗性材料差异大,推测EU665453基因在抗病反应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本研究还观察到与细胞结构合成和病程蛋白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