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牡丹花色类群遗传背景分析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36425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 Moutan DC.)灌木或亚灌木,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种。滇牡丹具丰富的花色变异,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开发潜力的野生花卉资源。本文主要从形态性状、EST-SSR分子标记及孢粉学等方面对滇牡丹10个花色类群的遗传背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制定正确的选育种策略和系统进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滇牡丹花色类群形态变异丰富。未发现所有花部性状均为同色的花色类群;从花色与其它质量性状的连锁看,绿色类群较为特殊,其均具绿色柱头,且是唯一存在直立花朵、绿色花丝及绿色花药的类群;10个花色类群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32.80%~50.56%,说明类群内个体间的性状稳定性差异较大;10个花色类群平均表型方差分化系数为42.25%,表型性状频率分化系数为12.58%,表明滇牡丹10个花色类群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类群内,类群间的表型变异也较为突出。(2)滇牡丹花色类群间花粉形态存在差异。在花粉形状方面,DS1类群和ZH2类群较特别,多呈近球形,部分花粉具沟膜有瘤状突起。花粉表面纹饰不规则,LT类群多为穴状纹饰,DS1和DS2则多为穴网状纹饰,其余四类群多为网状纹饰,这一结果与聚类结果一致。(3)滇牡丹花色类群丰富的表型变异具有相应的分子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10对EST-SSR引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类群多态位点为50.42%,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4,均值2.5;遗传多样性(He)为0.2638,固定指数(Fit)为0.7065,(Fis)为0.2990;类群间基因流(Nm)为1.0432,基因分化水平(Gst)为0.4278,分子方差分析39.19%变异来源于类群间而60.81%变异则来源于类群内。综上推知:滇牡丹花色类群遗传多样性为中等水平,变异主要来自于类群内。(4)滇牡丹花色类群更宜作为多目标育种亲本。从表型、花粉形态及分子多层次综合分析,滇牡丹花色类群间虽有较高的遗传分化,但同一类群内个体间遗传多态性也较高。因此,花色类群更宜作为多目标育种亲本,但作为确定目标性状的育种亲本仍需进一步提纯。
其他文献
摘 要: 导学案的实施是当今比较热议或者充分实践的话题。导学案是前置性学习的内容,课堂教学中怎样把导学与课堂教学比较密切而又融洽地整合,应当成为必须思考的内容。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导学案 整合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自学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我们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思考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和拓展性延伸学习的相关问题,如前置性学习的导学案即应运而生。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着实起到自
期刊
本研究用帽儿山实验林场天然次生林林分内设置的30块标准地和176株解析木的数据,采用冠层分析仪对所有标准地进行了实地拍摄,共获取全天空鱼眼照片1200张,剔除质量差的照片剩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更加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育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文学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一些教师在迎合素质教育,强化教学效果,发挥语文魅力时存在诸多误区。本文从这些误区出发,探讨可行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 教学误区 改善对策  现阶段,素
期刊
摘 要: 修辞是语言的精华,是运用语言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修辞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不可缺少的内容。文章从运用朗读,体会修辞表达效果;体会修辞,不应脱离题旨和语境;品味修辞,促进学生理解课文;运用修辞,语言智慧的结晶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修辞 语言教学  修辞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艺术,与人交流时都希望语言表达效果理想,写文章时更希望语句优美,措辞完美,即使倾听他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