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育中的性别问题是目前美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与科学教育相关的性别问题呈现出不同的特质,19世纪中期以前,当科学还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其重要地位之前,对女子科学教育的态度一直比较宽容,因此很多女子教育者将科学课程引入女校。但到了19世纪晚期,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凸显,接受科学教育可以带来直接的高收益,于是女子科学教育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碍。为了赢得教育上的平等权,女子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随着平等法案的颁布,教育界更多关注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对这种差异进行的归因也出现重大突破:摆脱生理决定论,转而从社会文化、科学及科学教育本身去寻找原因。这个重大的改变,对修正科学教育中的性别问题有很好的导引作用。本文将美国科学教育中的性别问题按照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分成三个时期,共分五个章节进行讨论。第一章“美国科学教育性别意识启蒙期(内战之前)”,首先探讨了内战前美国科学教育的概况,然后分析了科学中性别偏见的形成及发展,重点讨论了女子科学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一时期,当女子教育的必要性被认可后,社会文化和科学社区整体上对女性接受科学教育持支持的态度,所以在女子教育先行者的直接导引和科学领域中女子开拓者的示范作用下,到19世纪中叶前后,女子学校比当时类似的男校更强调科学课程,学习科学的女生比男生更多,女子科学课本在数学的复杂度上和男子是可比的,家政教育并不占女子科学教育的主体,尽管在办学经费、师资力量以及入学机会方面,女子仍然落后于男子,高等科学教育儿乎完全被男子垄断。第二章“美国科学教育性别平等抗争期(内战后至教育平等法案颁布时)”包含了四个部分:实用主义倾向的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中的性别障碍、女子接受科学教育的机会以及科学教育中女性的抗争。19世纪后期,当科学开始突显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时,从生理研究和进化论中寻找证据证明女性低劣的理论甚嚣尘上,女性入学及就业上的各种障碍也阻碍女性在科学上的进展。但赠地学院的建立、合校运动以及战争等因素在客观上促使了女子科学教育的发展。觉醒后的女性也通过建立女子学院、女子科学社团并和女性社会运动一起争取平等的女性科学教育权。科学中女性的勤勉自律在促使女性赢得科学荣誉及科学中应有的地位方面也功不可没。第三章“科学教育中性别问题的实践探索及批判反思期(上)(平等法案颁布后)”,从认知能力、情感因素、科学教育经历以及科学专业选择、职业领域人员比例上,全面探寻性别差异的存在形式,并从个人、家庭、学校、科学本身以及社会因素上分析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了改善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偏差,相关政策法规及科学鼓励计划的实施、科学教育中女性委员会的建立以及一些性别友好的教育实践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第四章“美国科学教育中性别问题的实践探索及批判反思期(下)(平等法案颁布后)”从女性主义的科学教育观、女性主义对科学及科学教育的批判以及女性主义对科学教育的建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女性主义的科学教育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转移,第一次重大转移从“女孩需要改变”到“科学教育需要改变”;第二次重大转移主要挑战过度简化的性别二元论,强调种族、阶层和性别的交互,并且对科学及科学教育进行批判。这些批判主要集中在:科学的男性化形象;科学的社会结构;科学的客观理性;科学的认知方式等方面。女性主义对科学及科学教育的建构,主要通过对科学教育改革施加影响、改变科学课程及教学方法、培养教师的性别敏感度以及帮助女性建立科学身份这些途径来进行的。第五章“美国科学教育中性别问题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价值”,总结了美国科学教育中性别问题的发展特征:从男女有别的教育到争取男女完全平等,再到基于男女差异的教育,这种螺旋上升式的发展,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中性别问题的认识在逐步深入。同时,本章还讨论了中国科学教育中性别问题的发展历史,并结合中美学生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推理能力上的性别差异的不同,分析美国科学教育中性别问题的发展对中国的借鉴:立法层面的借鉴;科学教育研究上的借鉴;教育实践探索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