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心论”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孟子文本为基础,同时吸收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力图勾勒孟子的“养心”理论。中国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心学”,其中孟子的心性论最为耀眼。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东亚社会的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心”是孟子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为此,本文探讨了孟子“心”的涵义,分析了养心问题的提出背景,以及为何要养心,如何养心的问题。在对孟子“心”的概念进行分析时,本文首先考察了孟子之前中国思想家提出的一些关于心的论述。学者们普遍认为,心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最普遍、最基本、最普遍的范畴,也是内涵丰富、演变复杂的范畴之一”,“心的范畴是中国文化精神和文化生活的精髓”。理解“心”这一范畴的含义,对于理解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的心灵哲学,非常重要。涂可国的一篇论文系统梳理了儒家心学理论的三重特征。他认为,就先秦儒家心学的本质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心性本质论、二是心性功能论、三是心学功夫论。张馨予博士系统梳理了先秦的心学理论。她认为,心既含摄知性思考,又充溢道德意志,并为情感欲望所涵润,是人思虑、反省、抉择和意志等各方面的总和。同时此心上承天命而有性知,下涵形体而有情欲,良莠并存、善恶混杂,勾画出心和与之关联的天、性、知、情、欲等几种核心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她特别指出,先秦儒家的心学有两条发展路线,即以思孟学派为代表的尽心知性知天之向内反省的道德源流本心论;另一条则是以荀子为代表的向外求索、学思礼义的认知知性之心论。在现有的两篇论文中,中国学者对先秦思想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充分的。因此,本文将提供其他学者的一些相关研究,作为孟子修心论的重要背景。本文通过对《孟子》文本的解读,进一步分析了《孟子》一书中“心”的功能。孟子中的“心”概念不仅是人类的认知能力,还包含一个普遍的原则。心的这种普遍性原则即四种道德情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道德基础,同时也成为政治秩序建立的重要根据。孟子认为只有怀有仁心的君主才能施行仁政,让天下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理想政治生活的实现,不是寄托在某种政治制度的安排上,而只是君主心中仁慈情感的觉醒。基于此,要在政治上实现理想社会,孟子认为,关键是让君主培养他们的仁心。因此,孟子的养心思想不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积极心理学,不是对个人身心健康的研究,而是一种最终指向人类政治理想的政治哲学。孟子的这种对于养心与社会秩序构建的论述对于现代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也具有借鉴意义。正如我们已经注意到的那样,西方政治哲学更关注政治秩序的建立,尤其是罗尔斯等人。他们试图构建一个普遍的、形式化的制度,从而实现一个正义的情境。但是,制度本身是中立的,需要相应的人来实现这个制度的目标。个人不是制度操作的机器人,而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孟子的养心论不仅回应了构建现代西方政治秩序的基本思想,也为现代政治秩序中个体的空虚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方案。要深入理解孟子养心的思想,不仅要从儒家对于心本身的界定开始,而且需要从儒家修身思想的背景中来理解养心的意义。儒家经典《大学》明确提出“修身为本”的思想,修身的目标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要实现修身,就必须从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开始,而这一切修身的方法,都离不开对心的修养。对此,儒家说修身是人参与社会事务的基础,修身之道从修心开始。因此,修心是完成一切社会事务的开始。基于此,要考察孟子的养心理论,首先要从修身的层面来考察,而不是简单地研究孟子的一些养心的论断,那样是不能得其真义的。孟子的修身学说在儒家哲学体系中具有示范意义和相当大的影响,后来成为宋明儒家心学理论的源泉。然而,在传统研究中,更多地关注孟子的性善论,而很少关注心本身的修养。本文的重要贡献在于重点探讨了孟子对心的认识以及孟子对心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根据本文的研究,孟子的养心思想是整个先秦心学传统的延续。从整个传统来看,先秦学者对心的讨论往往与政治有关,在从心转向政治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修身的环节。这样就形成了四端心与四德的对应关系。所以,要理解什么是养心,就必须关注修身的价值。只有在修身的语境下,特别是在修身指向一种政治的情况下,要修养的心就不是一般心理学意义上的心,而是道德心。在整个儒家的语境中,只要善于“养心”,就能成圣。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在于,圣人可以在心中扩充“良知”,使得整个身体都充满了光彩。但常人总是被物质欲望所掩盖,良知无法展露其价值。因此,孟子提出了一套养心之法,意在让本性善良的心远离阴影,重获光明。在孟子看来,“心”是“善”的内在基础,“天”是“心”的先验源泉。孟子关于心的论述有很多片段,已经被许多学者注意到,但他们似乎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对这些片段进行了重新排列。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按照孟子著作所反映的基本理论逻辑,重新梳理孟子的养心理论。第一,对心的研究不是按照物理学或生理学甚至现代心理学的思路研究,而应指向一系列伦理概念的探究。孟子的问题意识是,仁、义、礼、智四德怎么可能?它们是社会习俗和教义的结果,即完全培养的结果,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有人认为孟子持有第二个概念,认为孟子的道德理论指向一种先验理论。也有人认为孟子持有第一个概念,如此,孟子的道德理论就指向了一种后天情境主义。近来有学者综合这两个概念,认为孟子对心做了两个区分:第一,“思”是一种心灵的欲求,欲求的对象是理义,此为心灵永恒的方向;第二,以“恻隐之心”为代表的情,为心灵之所发,是心灵缘于特定情境的即时性表现,揭示的是特定情境下的一体相关。这种说法可能更符合孟子的基本意思。第二,既然孟子讲心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道德的起源,那么作为普遍性的道德观念与作为情境的具体道德情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孟子的回答是,道德情感是儒家所说的道德观念的开端或萌芽。一是“四心”是“四德”的外用、萌发或表现;二是“四心”是“四德”之体,是“四德”之情源。事实上,仁、义、礼、智属于一个人的某种行为的价值表现状态,始终是对某个人的行为所包含的价值感受的评价,具有一定的规定性。但道德情感是个体自身内在行动的动力。因此,我们认为孟子所说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观念的关系,就是道德动机与道德现实的关系。道德现实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行为,而且还表现为这种道德行为的实现。没有实现的道德行为,不足以成为仁、义、礼、智。在这一点上,道德情感是儒家道德行为的开始,而仁、义、礼、智是道德行为的终点或目标,是行为停止的地方。最后,正是由于孟子讨论的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的关系,而不是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的关系,所以孟子的道德情感不是单纯的情感,而是情感和道德的结合。换言之,孟子承认德性的情感源泉是由某种自然的道德理性驱动的,但同时孟子并不承认这种道德理性是后天形成的,而是有其自身的先天根据。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探究了“养心”的方法。首先,“养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自制心和道德心,具有成就人的意识,而养心可以使人成为圣人。其次,结合孟子的思想主题,阐释了“养心”的缘由。由于孟子认为,个人的良知容易受到外在的遮蔽,心的善很容易失去,所以“养心”是必不可少的。最后,通过对《孟子》相关章节的分析,总结出孟子“修心”的主要方法和境界。这两部分可以说是孟子养心学说中最核心的部分,不仅指出养心是可能的,而且为我们实现养心提供了一种指导。这就是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与西方伦理学的区别。如果说大多数西方伦理学家分析了人类最好的生活,他们给出了人们应该追求的幸福,并提供了足够的理论论据,但在具体的实践指导方面,却大为欠缺。中国儒家伦理只注重实践层面,这也是他们的一个特点。此外,通过对《孟子》文本的对比分析,简要阐明了孟子“修心”学说的影响和意义。“养心”理论的意义在于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同时为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