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肋和肋角对空心砌块的结构强度及热工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n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有利支持。然而,严峻的能源形势一直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节约能源、提高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效率,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围护结构损失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72%以上,所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势在必行。目前,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应用最多的是混凝土空心砌块,设计优化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保温隔热性能是研究者的重中之重。在这种前提下,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以及相关试验设备对空心砌块的结构性能和热工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根据所得结论对新型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分析和计算结果如下:(1)基于ANSYS软件模拟分析,空心砌块的横肋和肋角是其承压的薄弱部位,横肋厚度由40mm递减到20mm时,抗压强度下降了24.78%;肋角半径由0mm增加到15mm时,砌块的抗压、抗拉强度分别增幅41.67%、58.33%,单从力学角度分析:砌块的横肋厚度和肋角半径越大越有利。(2)空心砌块的横肋是其热量传递的桥梁——热桥。横肋厚度由40mm减小到20mm,传热系数降低了4.06%;肋角半径由0mm增大到15mm,传热系数增长4.41%。单从传热角度分析:砌块的横肋厚度和肋角半径越小越有利。典型季节试验对比:大温差可以强化传热效果,因此冬季的热量损失明显大于夏季,可高达46.65%。(3)分析模拟与试验结果,综合多方面影响因素,再进行耦合分析,提出以下三种新型空心砌块优化设计模型(材料是轻集料混凝土):M1规格为390×190×115mm,其优化结果——中间肋为30mm、肋角半径为7mm时,热系数为1.1376W/(㎡·K)。M2规格为390×190×190mm,优化后进行了肋角半径的变动,砌块的抗压强度提高了12%,传热系数为0.9306W/(㎡·K)。M3规格为390×240×190mm,作为承重墙的一部分,优化后的模型抗压强度提高了18.7%,传热系数为0.7706W/(㎡·K)。
其他文献
学位
节点板连接已广泛地用于各类钢结构,如桥梁、大型厂房和塔架结构等,但由于节点板连接自身形式的多样性和受力的复杂性,目前对节点板的受力过程、破坏机理及极限承载能力的研
桥梁在运营过程中长期的受到车辆荷载、风荷载、温度应力以及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的作用下,以及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和桥梁服役期的延长,会导致构件发生老化,桥梁结构会不可避免
钢管混凝土柱抗剪环-环梁节点因其制作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等优点,成为近几年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形式。在四川广电大厦
风荷载是幕墙支承结构体系的重要荷载,它分为平均风和脉动风两部分。平均风的周期大大地大于一般结构的自振周期,因而其作用性质相当于静力。脉动风是由于风的不规则性引起的,它
我国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库区岩质边坡地质结构极为复杂,水库水位升降、地下水流动、强降雨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考虑渗流作用情况下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评价具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对风或地震等动力作用较敏感,采用经济、高效、可靠的手段减少风灾损失非常必要。但大跨空间网格结构模型复杂且难以精确建模。模糊控制作为一种智能控制方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装配式轻型薄壁钢梁-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楼板。其主要构造特征为:以薄壁钢梁作为承载骨架,在钢梁上翼缘表面放置轻骨料混凝土预制板,通过抗剪键、连接件和水
随着水中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和生物毒性物质的增多,传统的生物处理面临着挑战。高铁酸盐因其强氧化、多功能等特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长期以来,该化学药剂由于制备成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Reinfoced Polymer,简称BFRP)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材料,具有高强度、耐高温性能好、低密度、低吸湿率、良好的介电性和对腐蚀介质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