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气韵”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影响深远的重要范畴。“气韵”在南北朝时期作为一个整体范畴正式提出,此后被广泛用于艺术批评以及艺术理论中,气韵的有无成为衡量艺术品成功与否的尺度和准绳之一。与之相关的命题“气韵生动”更是被很多批评家奉为圭臬。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孕育“气韵”范畴的文化土壤。“气韵”范畴之所以有着广泛的普适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它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本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中国传统“和”、“生”观念的深刻影响,“和”、“生”观念是“气”、“韵”的粘合剂。“和”的思想融合了阴阳二元、刚柔两极,“生”的观念则使得这样的融合赋予代表阳刚的力一种秩序、一个空间,从而获得力的延续而不是衰竭。二是《周易》奠定了“气韵”范畴的哲学根基,其阴阳得位、刚柔相济的思维模式对“气韵”范畴生成具有潜在的影响。当然,就直接性而言,“气韵”范畴是在人物品藻中形成。剖析诞生“气韵”范畴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精神、美学趣味和理论发展状况构成“气韵”范畴诞生时代背景的三个方面。“气韵”范畴在魏晋南北朝诞生,既标志了“气”的概念从哲学上的宇宙生命本源意义转化到审美的艺术生命本体意义的完成,也标志了“韵”的概念由原本指称音乐美扩展形容人格美,扩伸至有生命的艺术形象之整体动态结构以及其所显示的余味悠长的审美趣味。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理论,从剖析中可以看出,“气韵”范畴诞生在六朝时期并非偶然,是时代的“合力”催生了这一范畴。分析“气韵”范畴的美学特征。“气韵”也是代表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主要范畴之一,展示出浓烈的生命美学特征。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气”展现生命之力,“韵”呈现生命之姿,“气韵”则代表生命的圆满。“气”作为生命的活力显露,“韵”作为生命的情调涵蓄,“气”壮而“韵”婉。二者合成“气韵”范畴,展示的是生气远出、生机盎然、涵蓄蕴藉的生命精神。从时代艺术风貌之“气”“韵”消长解析中国传统艺术形态的嬗变。理想的艺术品格当是“气韵”兼举。然而,在艺术发展的不同时期,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不免偏向其中一极。遵循叶燮将“中唐”看作是中国古代社会“百代之中”的划分,考察前期的“气盛韵弱”和后期的“气弱韵胜”两个时期,从各艺术门类的嬗变中也可以看出,“气韵生动”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批评中的理想之一,但是某一具体的时代不免有所偏离,而这也正是艺术风格的时代差异。探讨“气韵”范畴的现实价值。“气韵”虽然是一个古代美学范畴,但是我们今天对其进行发掘和整理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提升文艺活动主体的审美自觉,二是确立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学艺术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支撑。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创建和谐文化的实践过程中,追求“气韵生动”可以使艺术活动对美的追求得到具体的落实,从而更好地发挥文艺作为国民精神灯火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