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中有关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异军突起,硕果累累;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实证研究几近于空白。然而,中国拥有最广大的英语学习群体,所以针对中国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属于实证研究,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所做的“词汇附带习得”调查,作者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 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否能够在阅读时附带习得词汇?2) 不同的阅读任务是否影响词汇附带习得? 3) 不同的阅读任务怎样影响词汇附带习得?4) 学习者自身的因素,譬如词汇量的大小,使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是否也对词汇附带习得起作用?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是通过一项实验、两项测试和两项调查完成的。参加实验的受试者按照不同的阅读目的分为两组:一组“阅读之后回答问题”;另一组 “阅读之后复述大意”。两项测试分别为即时测验和五天后进行的延时测验。学习者的词汇量大小是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全程通用词汇表测定的;学习策略类型的界定则是采用文秋芳教授对中国学生学习策略的分类标准。本实验抽取57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二年级英语专业<WP=4>学生为受试者,他们分属两个平行班。受试之前,他们无论在人数上(一班27人,二班30人),还是在词汇量大小的比例上,以及在使用不同学习策略的比例上都是平衡的。 本文通过两项测试收集了学生对目标词的掌握情况,然后运用社科研究统计软件包(SPSS, 10.0版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主要的统计步骤如下:1) 获取受试者对词汇掌握程度的描述性统计量,例如,平均数(Mean)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从而揭示两组受试者对目标词的总体掌握情况。2) 对两组受试者对目标词的掌握情况进行T-检验(T-test),来证明受试者对目标词的掌握和保持是否有显著差异。3) 通过多变量方差分析(Multivariate ANOVA),来揭示变量的交叉影响对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是否构成显著差异。在已有文献基础上,通过以上统计手段,本文作者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运用McLaughlin(1987)的“信息进程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进行阐释,最后证明了词汇附带习得的可能性,并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的阅读任务对于词汇附带习得有显著影响。“阅读之后复述大意”的阅读任务激发了更大程度<WP=5>2) 的词汇习得,这可以用“信息进程理论”来解释,因为在该任务中,学习者投入了比“阅读之后回答问题”更多的“工作量”。3) 学习者的词汇量的大小也对词汇附带习得有显著影响,词汇量大的学习者表现出更多的词汇习得,其“信息处理自动性”明显高于词汇量小的学习者,“信息进程理论”认为“信息处理自动性”高的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往往处于领先地位。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对英语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作者针对当前国内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对学生来说,扩大词汇量不应该仅仅依靠背诵枯燥的词汇表,广泛阅读是一条更为有效的途径;对教师来说,在学生阅读时进行一定的宏观指导,如阅读目的的引导,猜词能力的培养等,则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词汇附带习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