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和肿瘤标记物在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癌症中导致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南美洲,东欧和东亚发病率很高。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胃癌早期的诊断率仅仅只有20%,大多数诊断即为晚期,5年生存率小于50%。早期胃癌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随着病情不断进展,可出现严重贫血、消瘦、疼痛等症状。直接浸润、腹膜转移、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诊治,便可转移到其他器官组织,对预后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尽早诊断、及时治疗胃癌,至关重要。对涉及胃癌进展的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可以促进其早期诊断,并改善其预后。本文将凝血5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soluble Fragment,CYFRA21-1)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进行联合检测,探讨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A组)126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40例,年龄36-78岁,Ⅰ期16例,Ⅱ期18例,Ⅲ期55例,Ⅳ37例。良性胃病组(B组)124例,男70例,女54例,年龄22-86岁,其中慢性胃炎48例,胃溃疡23例,胃息肉37例,胃间质瘤16例,无恶性病史。健康体检组(C组)134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51例,年龄21-83岁。纳入标准:A、B两组患者(1)均经胃镜和CT等检查及病理学确诊;(2)检测前未行血液置换者;(3)检测前均无合并血栓性疾病者;(4)无合并恶性疾病者。排除标准:三组受试者(1)合并其他器官部位肿瘤者;(2)合并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者;(3)妊娠或晡乳期女性患者。收集三组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自动凝固分析仪、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分析仪分别对所有患者凝血五项与肿瘤标志物AFP、CEA、CA72-4、CA199、CYFRA21-1以及NSE进行联合检测,确定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中D-D及CEA、CA724、CYFRA21-1水平与胃良性病变组和健康体检组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胃癌患者的血清D-D、CEA、CA72-4、CYFRA21-1水平均显著低于Ⅲ、Ⅳ期胃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肿瘤分期的延长,胃癌患者血清中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D-D+CEA+CA724+CYFRA21-1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准确性最高。结论:凝血五项中D-二聚体与肿瘤标记物CEA、CA72-4、CYFRA21-1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胃癌的早期检出率,进而提升确诊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铟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IZO TFT)由于其迁移率高、开关比大、透光性佳和电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柔性集成电路以及平板显示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在IZO TFT的发展过程中,器件可靠性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的主要瓶颈。本文主要基于低频噪声对IZO TFT在不同应力下(光照、电应力、温度、氢气环境)的可靠性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果包括:(1)讨论了负偏压光照应力下IZO TFT的电
目的:本课题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对比针刺结合艾灸与常规西药硫辛酸在改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iabetes Distal Symmetrical Polyneuropathy,DSPN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有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疼痛是PD患者常见的非运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无线通信提升信道容量,改善通信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无线信道衰落,时变等特点需要MIMO系统从经历衰落及噪声叠加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种名为虚拟现实的新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实时演算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虚拟世界仿真系统。虚拟现实的360°视频图像能够表示完整的球面信息,
目的评估改良碳青霉烯失活试验(Modified 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mCIM)和EDTA碳青霉烯失活试验(EDTA-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eCIM)对不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
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hoc NETworks MANET)是一种不需要固定基础设施的动态易重构的无线网络,具有自组织、多跳路由、无中心、动态拓扑结构等特点。因此,其主要应用于战
超密集网络(Ultra Dense Network,UDN)是一种通过密集化地部署各种低功率小基站来提升系统容量的技术,因可以解决小区覆盖盲区、实现用户无缝连接、缓解宏基站压力以及配置灵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是一类结构化的线性分组码,其校验矩阵兼顾了稀疏特性以及准循环特性。当前的数字通信系统对于信号传
随着蜂窝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更迭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数据业务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运营商的运营理念也正从以网络为中心转型为以用户为中心,能否向用户提供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