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总结出和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RE的临床意义。方法:搜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及病房的肝胃郁热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使用和胃降逆方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疗程8周。记录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胃镜结果积分,并对患者在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等形式随访,记录患者复发情况。最后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及远期复发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最终共完成65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胃镜下食管黏膜的情况等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中医症状总有效率:治疗4周时,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3%,P>0.05;治疗8周时,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3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13%,P>0.05。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4周时,两组积分分别为10.85±3.13、12.13±2.49,经比较,P>0.05;治疗8周时,两组积分分别为4.52±1.97、6.88±2.89,经比较,P<0.05。中医主症:治疗4周时,两组反酸与胸骨后灼热积分比较,P>0.05,嘈杂积分比较P<0.05;治疗8周时,两组反酸,胸骨后灼热积分比较,P>0.05,嘈杂积分比较P<0.05。中医次症:治疗4周时,两组心烦、易怒,口干、口苦积分比较,P<0.05,两胁胀满,大便秘结积分比较P>0.05;治疗8周时,两组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两胁胀满积分比较,P<0.05,大便秘结积分比较P>0.05。胃镜疗效: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0例、有效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痊愈25例、显效0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38%,P>0.05。复发率:疗程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9例、未复发24例,复发率27.27%,对照组复发18例、未复发14例,复发率56.26%,P<0.05。结论:(1)和胃降逆方在改善肝胃郁热型RE患者临床症状,尤其是主症嘈杂和次症心烦、易怒,口干、口苦,两胁胀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2)和胃降逆方在降低肝胃郁热型RE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复发率方面疗效较好。(3)和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RE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