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体育行为参与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已有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且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在体育行为的相关研究中,影响体育行为的因素,体育行为的参与方式,在体育参与行为过程中的体验等成为这些研究的重点所在。虽然目前国内关于大众运动行为参与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理论基础也已更加夯实,但具体到对大众在某一运动项目中参与行为的研究方面,则体现为现状描述居多,行为机理阐述的研究偏少。对于大众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研究,多数聚焦于大众参与乒乓球运动行为的影响因素、现状分析等,部分研究则在促进大众乒乓球运动行为方面提供理论支撑以及提出对策和建议。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大众参与乒乓球运动的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以大学生和社会工作人员中的乒乓球爱好者为调查对象,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对两类群体进行访谈,进而通过文字整理和编码形成核心范畴,形成理论模型的雏形。同时结合文献分析,找到切实、可靠理论基础进行模型的构建,并提出研究假设。(2)根据乒乓球项目的特点进行题项的设置,对大众乒乓球项目的认知进行测量。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大众参与乒乓球的行为、影响因素、参与体验及自我效能设计调查问卷和量表,创新已有测量工具的内涵。(3)借助SPSS23.0和AMOS23.0软件对问卷和量表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对有效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基于上述研究程序,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扎根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核心范畴,结合文献资料进行问卷和量表的制订,进而进行题项的净化和测量维度的明确化,最终形成项目认知、环境影响、技能知识、参与体验、自我效能、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共计七个变量。在模型构建中,确定了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受自我效能和其它五个变量的影响。(2)环境因素作为影响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物理环境、人际环境和信息环境,其中人际环境对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行为影响最大。在项目认知对参与行为的影响中,交往有益对参与行为的影响大于特点认知、身心有益对参与行为的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乒乓球运动参与过程中,人际交往、人际环境的重要性。(3)在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分析中,自我效能在项目认知与间接参与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在环境影响与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效能在技能知识与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本研究所涉及的多数变量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差异性较为显著。在年龄方面,17-24岁年龄区间与其它年龄区间的参与群体在多个变量上的差异具备显著性。有无参赛经历对参与行为和自我效能变量的影响远大于性别、身份对参与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