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喷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塌方现象与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密切相关,但现阶段低性能、低强度的喷射混凝土仍在国内普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甚重,故研究强度高、韧性好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是地下工程施工所亟需研究的内容之一。由于碳纳米管强度高、韧性好,因此本文对碳纳米管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碳纳米管喷射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并将其塌落度、强度、耐久性、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回弹率、粉尘浓度与普通喷射混凝土、纤维喷射混凝土进行了比较分析,证实了碳纳米管喷射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延性大、回弹率与粉尘浓度低的优良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研究单因素、多因素对高性能普通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确定高性能普通喷射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碳纳米管、纤维对普通喷射混凝土的影响,最终得到碳纳米管喷射混凝土、混掺纤维喷射混凝土最优配合比;  (2)将碳纳米管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普通喷射混凝土、混掺纤维喷射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其具有较好的强度、耐久性指标;  (3)研究了碳纳米管喷射混凝土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本构模型;  (4)将碳纳米管喷射混凝土、普通喷射混凝土、混掺纤维喷射混凝土进行了现场喷射试验,其回弹率、粉尘浓度均较其他组优良。
其他文献
车辐式大跨度张拉索膜结构由于质量轻和受力合理等优点能够跨越非常大的跨度。它对地震力有良好的适用性,但对风荷载的作用却十分敏感。国内外由于风荷载引起索膜结构破坏的实
砖砌体结构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尤其是代表了特定历史阶段文明的建筑文物,有相当一部分是砖砌体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泛霜、冻融、干湿交替下风化腐蚀、砂浆粉化
当前工程界较普遍采用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来进行梁板基础下地基的沉降计算。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是以分层总和法为基础进行沉降计算,然而分层总和法所使用的重要计算参数-土的
贮灰坝作为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着电厂生产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开展电厂贮灰坝渗流场与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涂家沟灰坝中期勘
工字形截面钢梁在弯矩、剪力以及局部荷载单独或者联合作用下,腹板的部分板面会偏离原来的位置而发生波形凸曲,原《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中关于腹板局部稳定的计算公式是
自1957年世界上第一个索膜结构诞生以来,索膜结构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优美的造型逐渐从临时建筑迈入永久建筑行列,并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一种新型大跨空间结构体系。我国自20世
向家坝水电站的泄水坝段重力坝基岩主要由砂岩、泥岩与煤层组成,岩性岩相变化较大。坝基中发育有断层、规模较大的陡倾破碎带及顺岩层分布的多条软弱夹层。受强烈的构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