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关键在教师。这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新群体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这也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传授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形成正确思维,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最主要教育力量,肩负着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双重使命和任务,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缺乏亲和力影响了此任务与使命的实现。论文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研究。在对亲和力和教育领域的亲和力的基本内涵有了清楚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进行界定,并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因素、一种渗透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一种正向积极的价值引领力量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性质进行阐述。接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ERG需要理论、雅斯贝尔斯的大学教育观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学科领域中考察挖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深刻基础理论依据。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坚持思政课科学育人,又要切实提升亲和力的要求,论文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亲和力应把握避免用知识性教育取代意识形态性教育,避免“迎合式”教学和整个课程教学随意化和无序化三个原则。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实证研究法,多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肯定高校思政课教师有一定亲和力,但整体亲和力表现较弱。分析原因认为,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学识素养有待夯实,缺少提升亲和力的基石;教学传授技能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展现和提升亲和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在展现亲和力方面有待升华,学生难以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与学生良性交流互动的机会,不利于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形成。基于此论文尝试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升亲和力首先要革新落后陈旧的教学理念,树立“以生为本”、“三亲近”的亲和性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理论说服力,坚持“因事而化”回应学生需求、“因时而进”反映时代声音、“因势而新”丰富教学素材,加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以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改进教学传授技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在教学语言方面做到“三说三讲”,彰显载体吸引力以提升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塑造亲和的人格魅力,既有真懂真信的政治信仰和真用真做师德风范,又要发挥情怀情感魅力,用真挚的情感育情,展现出优雅得体的形象,以激发学生的认同度和信任感来提升亲和力;此外,思政课教师在遵循学生认知差异基础上,可以构建多元内容、多元方式和多元主体并存的思政课考评体系,展现课程考评方式的亲和力;最后,学校应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扶持力度,建立积极的思政课师生教学互动机制,携手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