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戈尼流动下颗粒悬浮液的液滴蒸发沉积形态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咖啡、血液及牛奶滴落到桌面上,会形成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的沉积形态,这一现象称为咖啡环效应。本质上咖啡环效应属于颗粒悬浮液液滴在固体基底上的蒸发行为,但由于其在生物技术、医疗检测、电子制造及喷墨打印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和较为广阔的研究前景,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因此,开展液滴蒸发对沉积形态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针对马兰戈尼流动下颗粒悬浮液的液滴蒸发沉积形态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在液滴的表面张力梯度影响下产生的马兰戈尼流,以及液滴蒸发时的毛细流动,两种流动的混合效果对液滴中颗粒运动和沉积形态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液滴蒸发时颗粒的运动与受力,并且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不同条件下液滴蒸发过程和液滴蒸干后的沉积形态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应用流体力学、热力学和表面化学理论对液滴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对液滴表面张力的影响、局部表面张力的改变产生的马兰戈尼流动、蒸发过程中液滴内部的流场情况和颗粒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1)考虑到表面张力是液滴本身的性质,由于改变溶液的条件而产生表面张力差,由此产生的马兰戈尼流动由液滴边缘流向液滴中心部分;而液滴蒸发时产生的毛细流动会由液滴中心流向液滴接触线边缘处,由于毛细流动和马兰戈尼流动会相互抵消,最终影响液滴中颗粒的运动和蒸干后的沉积形态。(2)通过对液滴蒸发过程的理论分析,对液滴的两种蒸发模式——恒接触角模型和恒接触半径模型进行推导,两种蒸发模式在液滴内部的流动情况有所不同;对蒸发液滴的内部流场进行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颗粒悬浮液液滴蒸发过程并非稳态过程,存在恒接触角蒸发到恒接触半径蒸发的过程;由于液滴蒸发通量的不均匀,液滴内部的流速在液滴中间位置较小、边缘处较大;考虑添加表面活性剂后产生的马兰戈尼流动,研究液滴中马兰戈尼流动的流速大小,并利用Ma数大小表示马兰戈尼流的剧烈程度;借助Matlab软件,对液滴蒸发过程内部的毛细流动与马兰戈尼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位置的毛细流动大小与不同Ma数下马兰戈尼流动的剧烈程度。2.基于液滴蒸发过程的理论分析,针对颗粒悬浮液液滴蒸发沉积形态进行实验研究及其实验结果分析。(1)在整个实验研究中,选用合适浓度的聚苯乙烯颗粒作为“咖啡”颗粒,研究颗粒悬浮液的液滴蒸发过程和蒸干后沉积形态,并使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作为表面活性剂改变液滴的表面张力大小,使液滴中产生马兰戈尼流动,从而导致沉积形态的变化。(2)一是利用Nikon-Eclipse TE2000U荧光倒置显微镜、Nikon-SMZ745T体式显微镜并配备Pixe Link摄像镜头、Phantom高速摄像机直接连接电脑对液滴蒸发过程进行拍摄记录,二是利用显微镜观察颗粒悬浮液液滴蒸发结束后的沉积,对蒸发过程进行逆向的反推,并且对观察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悬浮液的液滴蒸发过程并非稳态过程,还会经过液滴的接触线和接触角的变化之后持续进行蒸发,尤其是添加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之后,液滴的接触角会变小,接触线会向外扩张并产生液滴的铺展现象;液滴的铺展过程进行的时间很短,大约只占液滴整个蒸发过程时间的1 4~1 3,在液滴的铺展过程结束后,液滴的接触线依旧会钉扎,形成液滴蒸发的咖啡环;在添加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之后,液滴蒸干后的沉积形态会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液滴蒸发的咖啡环环宽会有明显变化。当添加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越高,其环宽会越宽,环形沉积面积占整个沉积面积比例也会越高。本论文对于马兰戈尼流动下颗粒悬浮液的液滴蒸发沉积形态的研究成果,为颗粒悬浮液的液滴蒸发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土壤磁测技术具有快速、非破坏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第四纪地质学、土壤学、沉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云南高原土壤具有纬度地带性与垂直梯度带明显的优势,是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土壤磁性特征及其与成土过程关系的理想场所。论文选择位于云南省不同气候带,不同类型(红壤、黄棕壤、黄壤、紫色土)的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测量,结合地球化学常量元素等分析手段,研究不同气候带土壤剖面的磁性特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迅速扩张,人口急剧增多,城市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加剧的问题日益突出,优质水资源的供给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地的建设和管理已非常紧迫。本论文以保山盆地西部岩溶备用水源地的开发与保护为目标,首先通过对保山盆地西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调查分析并结合钻孔资料建立研究区三维地质模型;然后利用降雨入渗系数法、开采系数法计
磷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石尾砂堆放在地表占用了大量耕地,并且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地下充填开采法成为磷矿地下开采的研究热点,充填采矿法的核心是将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水泥基、废石、尾砂等充填浆体输送至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这种充填开采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废石和尾砂堆放带来的地表环境问题,同时通过对采空区的充填也可以避免采空区后续造成的塌陷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而对采空区进行大面积的浇灌充填,充填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无人机和数码相机的性能提升、价格降低,许多中小企业开始购买无人机,用来完成相关工程项目。小型无人机完成摄影测量的相关工作,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便于完成相关测量工作等优势。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工作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外业的数据采集和内业的数据处理。本文主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考虑,分析影响成果精度的因素:外业阶段主要考虑航线设计和重叠度对成果精度的影响,内业阶段主要考虑航线飞行
在岩溶洞穴的旅游开发中,获取完整的岩溶洞穴内部三维空间信息是进行旅游开发设计的前提。采用传统的测量手段无法很好的获取和表达岩溶洞穴内部详细的三维空间信息。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快速获取被测物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而摄影测量技术通过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也能得到测量对象的三维点云数据,这为溶洞内三维空间信息的获取和表达提供了有效方法。但是,一方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摄影测量
云南省新平县区内构造体系复杂多样,新构造发育,由于受构造、地形地貌、气候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其影响程度及范围都日益增加,对财产造成较大损失,有些灾害点还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新平县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核查了区内已发生和不稳定的地质灾害点(隐患点)基本情况,并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查
随着摄影测量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重建己广泛应用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文物考古等领域。各项应用的升级使得各行业对三维模型的完整性和精细化程度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高效、准确地构建三维模型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的目的就是构建既能保留大场景的完整性又能突出局部细节的精细化模型。目前比较成熟常用的三维建模方法分为三类,分别是:几何建模软件技术、激光扫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实际的工程中应用几何软件和激光
现代射电干涉阵列主要由大量单元望远镜组成,其独特的设计为阵列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快速测量的能力。这些干涉阵列展示更为精细的天空亮度分布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科学和技术挑战。观测数据规模大幅增加,使得海量天文数据的存储和数值计算成为射电天文研究领域的关键因素。传统单机环境下采用Open MP、GPU+CUDA等方式和现存的射电天文算法耦合性较大,不利于算法的快速移植。在Dask框架下,任务调度策略与射电
胎盘在妊娠期连接母体和胎儿界面,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如营养供应、气体和废物交换等。滋养层干细胞(Trophoblast stem cells,TSCs)是胎盘分化细胞的前体细胞,但是调节滋养层干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目前仍然知之甚少。所以,建立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滋养层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对于研究早期胎盘发育和滋养层分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食蟹猴体外延时培养的胚胎中建立了3个食蟹猴滋养层干细胞系,
滇越铁路1901年开始修建,1910年通车,路线自昆明至河口至越南河内至海防,从云贵高原通向大海,是一条轨距为1m且至今仍在运行的百年国际窄轨铁路,在20世纪初被称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世界三大高原铁路”。云南省计划以“文化与自然景观中的滇越铁路”申报世界遗产(以下简称“申遗”),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以地质遗迹为主的自然景观是遗产要素构成体系中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