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收集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化疗时的年龄、绝经状况、肿瘤的分子分型、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的高低表达、肿瘤的病理学类型、肿瘤TNM分期、化疗方案、化疗类型、有无长期服药史、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有无脂肪肝、有无高血糖等因素进行统计学的分析,总结出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引发肝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肝功能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其化疗期间发生肝功能损伤的风险,对有高度发生肝功能损伤风险的患者提前预防肝功能损伤,重视化疗期间的肝功能的监测,及早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对乳腺癌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提高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之间就诊于绵阳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筛选出395例符合要求的病例,均为女性患者,均完成正规的乳腺癌术后化疗,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8.82岁。395例患者第一次化疗前肝功能检测均正常,肿瘤TNM分期均为I-III期,均无吸烟饮酒史。统计记录这些患者化疗时的年龄、绝经状况、分子分型、Ki-67的表达高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肿瘤TNM分期、化疗方案、化疗类型、有无长期服药史、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有无脂肪肝、有无高血糖等因素,建立数据库,用SPSS20.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得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期间肝功能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39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肝功能受损146例,占37.0%。单因素分析结果得出年龄、绝经状况、化疗方案、服药、乙肝病毒感染、脂肪肝、高血糖等因素中肝功能未损伤组与肝功能损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得出年龄、绝经状况、化疗方案、乙肝病毒感染、脂肪肝、高血糖等因素中肝功能未损伤组与肝功能损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肝功能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1.686-2.589x1.2-2.833x1.3+0.935x2-2.688x3.2-3.031x3.3-1.903x3.4+1.994x5+1.116x6+1.332x7,其中x1.2代表年龄35-60岁(如果年龄是35-60岁,则x1.2=1,否则x1.2=0),x1.3代表年龄<35岁(如果年龄是<35岁,则x1.3=1,否则x1.3=0),x2代表绝经状况(已绝经,则x2=1,未绝经,则x2=0),x3.2代表化疗方案为以蒽环类为主的方案(如果化疗方案是蒽环类为主的方案,则x3.2=1,否则x3.2=0),x3.3代表化疗方案为以紫杉醇类为主的方案(如果化疗方案是紫杉醇类为主的方案,则x3.3=1,否则x3.3=0),x3.4代表化疗方案为以蒽环类续惯紫杉醇类为主的方案(如果化疗方案是以蒽环类续惯紫杉醇类为主的方案,则x3.4=1,否则x3.4=0),x5代表是否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如果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则x5=1,否则x5=0),x6代表是否合并高血糖情况(如果合并高血糖,则x6=1,否则x6=0),x7代表是否合并脂肪肝情况(如果合并脂肪肝,则x7=1,否则x7=0),拟合系数(R squ are)=0.413,能反应现实情况的41.3%。经ROC检验得出:P=0.39时,敏感度与特异度最高(敏感度为72.6%,特异度为82.3%)。即当P≥0.39时为化疗相关性肝损伤高危,P<0.39时为低危。随机选取病例中的30例患者,经验证,该模型准确可靠。结论:年龄、绝经状况、化疗方案、服药、乙肝病毒感染、脂肪肝、高血糖等因素是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肝功能损伤的相对危险因素,年龄、绝经状况、化疗方案、乙肝病毒感染、脂肪肝、高血糖等因素是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乳腺癌患者化疗肝功能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可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肝功能损伤的风险进行预测,反应现实情况的41.3%。能对有高度发生肝功能损伤风险的患者进行肝功能的监测和肝功能损伤预防的指导,在综合考虑治疗疗效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肝功能损伤较小的化疗方案,预防肝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