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从五四时期中国婚恋观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事实出发,以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平台,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学的方法,将五四婚恋观的变革置于这一时期妇女解放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系统考察,探求这一时期婚恋观变革的社会历史条件、主体内容和历史反思,希冀觅历史之踪,供现今之鉴。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婚恋观以“男尊女卑”、“夫尊妻卑”为基调,以包办婚姻、买卖婚姻为主旋律,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金科玉律,重“人伦”而轻“情感”。这样的婚恋关系使得未婚男女被剥夺了恋爱的机会和权利,婚姻将爱情这一最重要的基础摒除在外。如此一来也就注定了恋爱、婚姻这一人生最美妙的华彩乐章,奏出的常常不是欢愉和优美的喜乐,而是苦涩和凄楚的哀音。广大女性由于在婚恋中处于被动、卑下的地位,她们就更常常成为婚恋悲剧的主要受害者。
中国焚烧旧式婚恋观的烈火,随着太平天国的一声吆喝而点燃。在经历了戊戌和辛亥的助燃之后,到五四时期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高潮的出现,并非历史的偶然,它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女工队伍不断壮大的产物;是“人”的意识普遍觉醒、知识女性群体崛起的必然要求;是前师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传承;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在凡上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旧的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调的婚恋观受到猛烈冲击,新的以“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为基准的婚恋观逐渐盛行。
五四婚恋观的变革有“破”有“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对传统婚恋观的批判。这一批判集中体现在“关于贞操问题”的大讨论中,通过这场联合作战,以贞操观为重要表征的传统婚恋观受到猛烈冲击;(二)对西方婚恋观的介绍。日本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瑞典爱伦·凯的《恋爱与结婚》和挪威易卜生的名作《玩偶之家》等西方译著给中国的婚恋观变革吹来了缕缕清风,带来了勃勃生机;(三)对新式婚恋观的诠释。五四先进分子从恋爱自由、结婚自主、离婚自由、再嫁自由、独身自由等几个方面较为透彻、较为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了自由婚恋的本质和内涵;(四)对自由婚恋观的追求。五四先进分子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对自由婚恋观的追求,例如提倡社交公开、反对“男女有别”,提倡男女共校、反对“无才是德”,提倡节制生育、反对“多子多福”,提倡一夫一妻、反对娼妓纳妾,提倡经济独立、反对“仰给于人”,提倡家庭改制、反对大家长制,等等。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五四时期,自由恋爱、自主结婚的新式婚恋观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其思想理论渐趋成熟与完善,其社会影响更是广泛而深刻。这一婚恋观中的大多数主张具有前瞻性,对现代婚恋观的形成、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一婚恋观也无可避免存在某些偏颇与不足。
综上所述,五四时期,传统婚恋观尽管存在着许多弊端和陋习,但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新式婚恋观尽管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但因为有着诸多的优点和长处,却显示了无限的发展潜力。新式婚恋观取代传统婚恋观是大势所趋。五四婚恋观中的许多真知灼见是人生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的结晶,至今仍不失其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