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及引导肺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常规超声组及超声造影组。常规超声组研究对象为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经CT诊断的周围型肺部局灶性病变患者,共22例,男17例,女5例,年龄16-82岁,平均年龄(58.27士19.53)岁。超声造影组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经CT诊断的周围型肺部局灶性病变患者,共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59.54士13.82)岁。超声仪器采用飞利浦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选用3-5MHz探头,具有实时超声造影成像功能及定量分析软件。超声造影剂使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声诺维(SonoVue)。肺活检使用巴德自动活检枪及18G-16GTru-cut活检针。(1)常规超声检查方法:依据受检者病灶位置不同采取坐位、平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根据CT,显示的肺局灶性病变位置,经肋间隙先行常规超声找到病灶,全面了解病灶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结构、彩色血流信号及频谱特征、病灶与周围肺组织及血管的关系,并记录相关测量数值。(2)超声造影方法:超声造影时选取显示病灶最大及最清楚的切面,保持探头稳定,将仪器调至超声造影状态,机械指数(MI)设置为0.06。经肘前静脉团注声诺维混悬液1.2ml/次,随后注入5ml生理盐水冲管。注射造影剂即刻开始实时观察病灶增强情况并储存图像,直至病灶内造影剂廓清,持续观察时间3分钟w5分钟。 (3)超声造影图像定量分析方法:使用飞利浦公司提供的QLAB造影分析软件对所得的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分析,进入QLAB界面选择ROI,重复测量三次,得到的相关参数取三次的平均值。QLAB软件以指数方程Y=A(1-e-βt)自动生成背向散射积分随时间变化曲线,即TIC曲线,再由TIC曲线经过伽马拟合公式得出相关定量参数,包括A、a、AUC、 PI、TTP、AT、PHT。(4)穿刺活检方法:在常规检查条件,再次显示病灶最清楚切面,启动穿刺引导线按钮并调整引导线角度使其通过取材目标区域(超声造影组选取增强区域作为取材目标区域,常规超声组选取病灶边缘及病灶内部血供丰富区域为取材目标区域),并且尽量保证穿刺线靠近下位肋骨上缘。依据选取的取材目标区域,决定进针部位及深度,确认进针方向。探头上固定好穿刺引导装置并套上无菌探头套。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垂直于胸壁表面逐层刺入胸壁,当穿刺针接近胸膜时做短暂停留,嘱患者屏住呼吸对病灶快速进针取材。每例患者均取材2次,保证取出组织2条。将组织条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内送病理科检查。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咯血等情况,并随访并发症。[结果](1)常规超声组与超声造影组穿刺取材成功率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肺部病灶大小,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肺部病灶回声类型,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肺部病灶血流信号分级,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肺部病灶频谱多普勒阻力指数,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超声造影组肺部病灶始增时相,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超声造影组肺部病灶始增强形态,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部病灶达峰时增强形态,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8)超声造影组肺部病灶增强模式,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9)超声造影组肺部病灶定量分析参数AT、PHT、a及AUC,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肺部病灶定量分析参数TTP、TTP-AT、PI及A,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常规超声病灶的回声特点、频谱多普勒的阻力指数对于周围型肺部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实时超声造影病灶的增强形态及增强模式对于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周围型肺部病灶超声造影TIC曲线上的AT、PHT、a及AUC有差异,对于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3)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