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纤颗粒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及其对TNF-α、TGF-β1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yongdezha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导师以往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肺纤维化形成的病因病机,用具有益气养阴解毒,活血化痰通络作用的抗纤颗粒治疗肺纤维化。通过治疗后改善病人症状体征的程度,对肺功能、肺顺应性、血气分析、胸部CT的影响以及患者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TGF-β1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揭示中药抗纤颗粒的疗效机制,为中医药的客观化研究以及今后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寻求用药规律奠定基础,为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方法: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根据病情及痰培养情况,给予抗菌药物、控制性氧疗等治疗措施。治疗前15日及观察期间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服抗纤颗粒,同时加用小剂量强的松,观察3个月;对照组口服强的松,观察3个月。两组同时给以相同的营养支持治疗药物,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及中药活血化瘀制剂。治疗期间除因病情恶化、死亡停止观察外,不得随意更改治疗方案。观察指标为:①一般情况、症状、体征。②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③肺功能:每次检查均重复两次,取其高值。④呼吸困难评分。⑤动脉血气分析: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用ISTAT型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气,以动脉氧分压(PaO2)为主要指标。⑥血清TNF-α、TGF-β1:清晨空腹抽血5ml,室温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即血清分装于真空管置-80℃低温冰箱保存,采用定量酶联免疫法检测。以上指标在疗程开始前和疗程结束后各检测一次,以便对照观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CT以及患者血清中TNF-α和TGF-β1的变化。数据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治疗前各观察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结果:①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这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症总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比对照组效果好疗效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治疗前后Velcro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治疗前后两组呼吸困难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④治疗组治疗后肺总量、肺活量、肺弥散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善(P>0.05)。⑤治疗后两组病例动脉血氧分压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⑥治疗组治疗后有7例胸部CT好转,17例处于稳定状态,6例较治疗前有进展,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疗后有5例胸部CT好转,12例稳定,13例加重,有效率为56.7%。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⑦治疗后两组TGF-β1、TNF-α表达水平均下降,治疗组疗效显著(P<0.01)。⑧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46.7%,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⑨通过对两组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的观察,治疗组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对照组有两例血糖升高,一例血压升高。  结论:①抗纤颗粒能明显改善肺纤维化患者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肺功能和PaO2,提高肺的弥散功能,改善胸部CT,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能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②抗纤颗粒能够明显抑制TNF-α、TGF-β1的产生及表达,能减少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沉积,减轻肺部炎症,对抗肺纤维化的形成。③抗纤颗粒能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体质。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雷根平主任医师“三补三泻”(培、补、固、宣、清、通)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经验,为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思路。  方法:研读雷根平主任医师的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归纳、分析和总结导师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的用药规律,包含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常用药对、核心组合及新方组合,为临床治疗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