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因其在调节地球水文动态平衡,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及稳定性,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它的生态功能是其他生态系统无法取代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不仅与粮食产量、水资源等方面息息相关,在生态方面更是维持生态平衡、保证生态多样性、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前提。东北地区的湿地在全国湿地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它们主要分散在大小兴安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北地区东南区域等多处地域。东北地区为我国中央及各地输送了大量优质的粮食、蔬菜,如大米、玉米等,向来有“中国最大的商品粮战略后备基地”“粮食市场稳压器”等美誉。粮食、蔬菜的种植与湿地生态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这些美誉背后,东北地区的湿地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随着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面积的湿地被开垦用来耕地种植粮食或者建造房屋,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越来越短缺,湿地受到了一而再的破坏。若再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遏止湿地恶化的趋势,将来人类生活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1990、2000年的Landsat7 ETM+影像数据及2019年Sentinel 2A/B影像数据为遥感数据源,通过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及谷歌地球辅助下的人工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东北地区21处中国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1999年至2019年的湿地信息,掌握这21处湿地现状,将它们分为河流湿地保护区、湖泊湿地的保护区、人工湿地保护区、沼泽湿地保护区四类湿地保护区。通过它们的面积变化、湿地时空动态变化、面积归一化分析、转移矩阵分析等分析方法来分析各类湿地保护区的动态变化差异性,最后针对各湿地保护区的独特性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1.从湿地面积与动态变化来看,在研究时段的近30年间,2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由14059.37km~2减少到12795.7km~2,面积减少了1263.67km~2。其中河流湿地保护区、湖泊湿地保护区与沼泽湿地保护区均呈湿地持续减少的动态变化,其中1990-2000年间,人工湿地保护区的湿地面积减少的程度最为剧烈,主要为沼泽湿地减少了14%。而2000-2019年间,湖泊湿地保护区减少的程度最为剧烈,沼泽湿地减少了5%。人工湿地则为先减少后稳定的动态变化。2.东北地区的四类湿地保护区的总比重趋势也存在变化。总的来看,四类湿地保护区的比重一直为沼泽湿地保护区>湖泊湿地的保护区>人工湿地保护区>河流湿地保护区。但它们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在1990-2000年、2000-2019年两个时段间,河流湿地的比重为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湖泊湿地为持续增长的变化趋势、人工湿地保护区与沼泽湿地保护区则为先下降后稍有回升的变化趋势。3.东北地区的四类湿地保护区在研究时段内,湿地转化方向主要为耕地、其次为其他用地。但2000年后转化为耕地的湿地面积大幅下降,特别是湖泊湿地的保护区保护区内的湖泊湿地与人工湿地保护区内的人工湿地,呈现出良性发育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