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与护士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ne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描述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探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方法: 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的设计方法,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深圳市2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至少临床工作1年的护士946名。主要测量工具包括: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情况、护士工作压力水平、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护士对生活工作事件的应对方式。运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1.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情况 (1)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总体发生率为55.0%,其中心理暴力为54.4%、身体暴力为13.2%、性暴力为7.3%。 (2)不同科室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不同,其中以儿科最高(94.6%),其他依次为门急诊(76.6%)、ICU(71.8%)、外科(64.2%)、妇产科(54.4%)、五官/皮肤科(38.6%)、内科(37.5%)和康复/体检科(31.4%);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可发生在各个工作班次,以夜班居多(69.1%),其次是白班(48.2%)、中午班(28.4%)和交接班(7.3%),主要发生地点在病房(79.0%)、护士站(47.4%)、治疗室(21.0%)等;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多发生在护理人员为病人护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为病人做侵入性护理工作,让病人交费、转床、整理个人物品,为病人办理出院、做健康教育)。 (3)护士认为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传媒的负面导向(81.2%)、患者病情无好转(67.8%)、患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64.7%)、患者(或探视者)候诊时间长(52.0%)等。 (4)护士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应对措施包括与对方讲道理(71.0%)、求助上级与同事(55.9%)、委曲求全或躲避(43.2%)、不理睬(37.6%)、报警(20.9%)等;医院暴力发生后多数护理人员的情感支持主要来自同事(76.2%)、家人/亲属(50.1%)和朋友(36.7%)以及网络倾诉对象(11.3%)。 (5)曾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护理人员中,70.8%表示不愿与患者或家属多接触,66.6%做宣教工作感觉压力很大,59.5%做侵入性护理工作时感觉压力大,57.0%担心出现护理差错事故,52.4%独立值班感觉压力大,50.7%工作时感觉注意力不集中;在专业态度方面,主要表现为工作热情下降(77.2%)、想休假(59.3%)、想转岗(52.8%)、想离职(46.8%)、想转科(33.2%)等;身体健康方面,主要感到食欲差(68.7%)和头痛(59.7%),其它还包括心前区疼痛(31.7%)、血压升高(19.4%)、胃痛(19.2%)等。 2.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护龄、性别、学历、应对方式等。护龄长的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风险是护龄短的护士的0.924倍;男护士遭受医院暴力风险是女护士的4.102倍;学历高的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风险是学历低的护士的0.655倍;积极应对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风险是消极应对护士的0.951倍。 3.遭受医院暴力组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较未遭受医院暴力组的护士高(P<0.01),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较未遭受医院暴力组的护士低(P<0.01);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发生频次越多,其工作压力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P<0.05)。 4.仅遭受心理暴力组护士的工作压力较曾遭受心理、身体和/或性暴力组护士的低,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好;曾遭受心理+身体+性暴力组护士的工作压力明显高于其它组(即心理暴力组、心理+性暴力组、心理+身体暴力组)护士,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其它组护士(P<0.01)。 研究结论: 1.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情况(1)目前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仍较高,为55.0%,其中心理暴力为54.4%、身体暴力为13.2%、性暴力为7.3%。 (2)医院科室中儿科、门急诊、ICU、外科是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多发科室;医院暴力可发生在各个工作班次,以夜班居多,其次是白班、中午班和交班后;主要发生地点在病房、护士站、治疗室等;医院暴力多发生在护理人员为病人护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为病人做侵入性护理工作,让病人交费、转床、整理个人物品,为病人办理出院、做健康教育等)。 (3)护士认为医院暴力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传媒的负面导向、患者病情无好转、患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患者(或探视者)候诊时间长等。 (4)护士对医院暴力的主要应对措施包括与对方讲道理、求助上级与同事、委曲求全或躲避、不理睬、报警等,暴力发生后多数护理人员的情感支持来源主要来自同事、家人/亲属和朋友等。 (5)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工作热情下降,并产生离职意愿;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使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受损。 2.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护龄、性别、学历,积极应对等。男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风险较女护士大:护龄长、学历高以及对工作生活事件常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风险较其它护士小。 3.遭受医院暴力组护士的工作压力较未遭受医院暴力组的护士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较未遭受医院暴力组的护士低;医院工作场所的暴力发生频次越多,护士工作压力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4.仅遭受心理暴力护士的工作压力较曾遭受心理、身体和/或性暴力护士的低,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好;曾遭受心理、身体和性暴力护士的工作压力明显高于其它护士,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其它护士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进行路桥工程建设,以期工程顺利施工建成且投入使用后,可以充分发挥使用价值,为国家交通业发展、地区间经济往来及人们出行便捷性提升提供帮助。所以施工单位在具体开展该工程建设工作期间需要对实际应用的各类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充分掌握技术应用条件与关键点以及技术应用的控制策略,促使工程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之下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风险得到了有效地规避。  关键词:
目的:通过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分析技术,联合运用对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数据进行基于白质骨架的空间统计分析(Tract
摘要:施工材料作为路桥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施工技术可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率。钢纤维混凝土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工艺,在抗拉性、抗裂性、抗冲击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文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进行简要介绍,并分别阐述该材料在道路和桥梁施工中的技术方法,力求以此促进我国路桥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路桥施工;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城市化不断深入之下,道路桥梁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行车舒适性提出较高要求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省份之间的交流也愈加频繁,这对于我国交通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独特的地理性质,我国的主要交通枢纽为公路交通。因此,我国对于高速公路的建设也极为重视。高速公路监理工作对于高速公路的工程质量是极为关键的。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监理工作的关键点和控制策略来积极推动高速公路监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监理工作;关键点;控制策略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
摘要:合同变更管理是合同执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合同变更管理对企业成本管控、合同管理效率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列举运行核电厂近年服务类合同变更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获得的良好实践,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核电企业合同变更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同变更; 成本管控;效率提升; 良好实践  随着核电企业由建设期转生产运行阶段,产生了大量的服务外包需求,这其中又有许多是长期需要外委的服务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不断加快,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利用地方材料或稳定材料作为路面的基层,在全面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路面工程的造价。本文首先探讨了无机结合料的基本特点及其分类,然后分析了无机类型结合材料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常见的水泥结合料基层、石灰结合料基层、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应用现状;施工技术  当前道路基层施工中,无机结合料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清醒状态下呼吸暂停与继之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关系,探讨可能的机制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