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行业在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铁矿石的安全供应不仅对中国钢铁行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全球范围来看,铁矿石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生产原材料商品。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铁矿石资源的重要性不亚于石油。中国的钢铁生产以长流程钢为主,粗钢产量中90%的铁元素来自于对铁矿石冶炼,而国内现有铁矿石资源(自产矿)品位低、及开发成本高的现实态势,迫使中国钢铁企业大量进口铁矿石,继而全行业对外依存度逐年攀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10余年期间,超过80%的铁矿石从境外进口(进口矿)已成为常态。与此同时,海外铁矿石低成本垄断的供应格局也已形成,中国已拥有的海外权益矿(境外权益矿)也生产成本过高的原因几乎全军覆没。而我国铁矿石进口资源地过于集中,进口矿石量的80%被国际矿业巨头所掌控,政治、金融等潜在的不确定性供给风险正在剧增,未来中国铁矿石资源价格的剧烈波动、供应中断等风险难以回避。为此,快速寻找到有效保障中国钢铁行业铁矿石资源持续而稳定发展的供应策略及实施方案已迫在眉睫。本论文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约束下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目标任务选题,立足于中国铁矿石供给安全保障现状,借鉴日本等钢铁强国的铁矿石供应经验,以中国的铁矿石供应结构和市场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关键不确定性因素为切入点,在大量的实证调查和综合分析基础上,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比较研究、模型预测及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中国铁矿石战略储备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对其系列关键指标进行测算,进而提出系统的战略储备策略。本次主要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综合分析全球及中国铁矿石资源的分布、特性及生产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查明了我国铁矿石供应存在结构不合理和对外依存度高的安全隐患的原因,提出现阶段直接购买铁矿石或成品矿产,建立铁矿石战略储备是现阶段破解我国铁矿石供应安全的唯一有效途径。(2)结合中国铁矿石自产矿、境外权益矿及进口矿等供应格局现状分析,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景气分析预测方法,并应用于对中国粗钢产量和铁矿石供需规模的短期、长期预测,为铁矿石储备最优规模确定提供了定量化的数据支撑。该方法预测准确性高,可为粗钢产量的长期预测提供了校正标准。经铁平衡反推法,测算出中国未来5~10年的铁矿石(以Fe2O3含量为62%的铁精矿核算)年均需求量将保持在11~12亿吨左右的规模水平。(3)参照国际石油储备经验以及日本等钢铁强国的铁矿石供应体系,以政府服务社会实现消费者剩余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立足铁矿石资源战略储备面临的基本问题,权衡铁矿石供应中断风险损失和储备收益,设计构建了中国铁矿石战略储备最优规模的预测模型。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测算,得知中断规模、以及铁矿石价格需求弹性是我国铁矿石战略储备最优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预测表明,如发生中断规模为21天的10年一遇的铁矿石供应中断危机,中国需要储备3.1亿吨铁矿石。(4)借鉴以往经典的石油战略储备研究,以铁矿石储备成本和期望风险损失最小为目标,设计构建了中国铁矿石资源战略储备随机动态规划模型(SIOR),可有效测算铁矿石战略储备的吸储、释放和补仓规模。推算结果表明,如未来铁矿石供应中没有发生中断情况下,中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规模应从2016年起建立规模为2.32亿吨的战略资源储备,2016年储备量10500万吨,接下来的每年储备量逐渐减少,至2020年达到最优战略储备规模;如在未来铁矿石供应中断概率较高且程度较严重时,中国铁矿石资源战略储备量将增加至3.1亿吨,2016年储备量11500万吨,接下来的每年储备量也比基础状态下的储备量要多,至2022年达到最优战略储备规模。(5)提出从国家层面建立适当规模的铁矿石战略储备,才是解决铁矿石供应安全问题的根本手段,并提出了中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实施策略建议。(6)本次提供的中国铁矿石战略储备的方法体系和策略,可为中国钢铁行业及相关产业的稳定运行,规避铁矿石贸易风险,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对其它矿产资源的供应安全、相关战略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