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实施、新疆长治久安建设、中哈战略合作关系稳定发展历史背景下,《友邻》杂志作为向哈萨克斯坦发行的国内唯一一本同语种涉外杂志,承担着彰显国家形象,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破解文化障碍、传递睦邻友好观念的重要作用。作为《友邻》杂志的重要内容,“中国典故”翻译具有复杂性和“表·蕴”文化交互性特点,在翻译过程中易出现翻译信息遗失、翻译手法失灵、翻译直白化、译文模糊等问题,而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手段和桥梁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友邻》杂志栏目“中国典故”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所收集的63期杂志中的成语、寓言故事,以分析阐释“中国典故”翻译问题为要点,并根据成语、寓言故事的不同类型特点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其翻译方法及策略,阐述翻译问题及对策,保证外宣翻译正确性。根据研究目的,本篇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从中哈两国战略合作关系角度出发,描述《友邻》杂志创刊意义,解释论文研究方向选取依据,分析相关论文专著理论要点,对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创新点进行描写,是论文的宏观阐述部分。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在文中对《友邻》杂志进行刊物简介及其特色内容讲解,阐述研究对象选取依据及研究价值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论文以成语翻译、寓言名称翻译及形象性词语翻译为研究对象,以成语、寓言意象及内涵为分析点,通过翻译对照分析,阐释意象对应、缺失及失落,内涵照应、缺失及更替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为实现成语“表·蕴”结合,“形·意”相通则需译者辅之以页下注、文中注或直译加注等方法对成语、寓言内涵进行解释说明,以实现汉哈民族文化共享及互通。第三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四章,此部分主要在翻译原则的宏观指导下,对成语、寓言故事及其内容中出现的形象性词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其翻译方法主要有: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音译法等,并研究了文章实例中所采用的归化、异化翻译策略,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针对成语、寓言翻译中所出现的诸如翻译信息缺失、翻译信息误读、翻译模糊等问题提出了通晓文化差异、提高文化素养、属于规范化建设、翻译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翻译优化对策,旨在提高成语、寓言、形象性词语翻译的准确性、通达性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贡献微薄的力量。第四部分为结语部分,结语通过对论文写作心得及写作过程进行梳理,阐述了论文写作过程、收获、成功之处、遗憾之处及创新点,并总结全文写作观点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