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歌是一种藏族特色的文学体裁,其影响遍及于藏族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它采用鲁体民歌的形式,语言通俗质朴,比喻贴切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藏族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敦煌出土的古文献中的道歌是后期道歌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当时的道歌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对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除了前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阐述。前言:主要交待了本论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一部分:道歌的产生。很久以前,藏民族就已经定居于雅隆河谷。道歌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活中,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呼声。随着他们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在这些呼声的间歇添上有意义的词语,这便产生了道歌。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来研究分析敦煌文献中道歌的文化背景和特点。吐蕃王朝初期,苯教文化占主导地位,这时佛教也开始传入,但大多数人对外来的佛教文化持一种排斥的态度,所以这一时期,苯教文化的影响较大。人们倾向于苯教思想,或者说苯教文化更接近俗人的生活。敦煌文献中,在赞布杜校艺波杰时期为代表的道歌,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第三部分:从思想内容、整体结构、语言表达手法三个方面详细分析阐述了道歌对后期藏族文学产生的影响。雪域高原早期的道歌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独特,对后期以道歌为主的藏族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本人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能够成立,论证方法得体,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分析研究,再三修改和补充。但由于自己才疏学浅,经验欠缺,加之研究领域的宽广与资料零散,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因此,恳请各位老师及教授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再作进一步的修改,使之更加完善。最后,对为撰写本文提供了珍贵资料和提出宝贵意见的帮助者,特别是扎西才让教授在百忙之中,前后多次详细审阅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