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具有自限倾向,其特征为眼底后极部出现局限性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少数患者病程迁延持续6个月以上,病变区域弥漫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失代偿,被定义为慢性CSC,该类患者病变多较严重,常导致永久性视力下降。CS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多因素性疾病。临床检查技术的进步使我们对CSC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了解,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监测疾病进展和对治疗的反应。体内皮质醇增多、A型性格、遗传、妊娠等是CSC发病的高危因素,脉络膜循环异常和RPE功能异常是CSC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CSC的治疗尚无金标准或明确的治疗指南。目前CSC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激光光凝、光动力疗法、经瞳孔温热疗法、微脉冲激光等,但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需要大样本、随机的、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来完善。激光光凝能加速CSC患者视力的恢复,但治疗后视力恢复的最终结果与未行激光治疗无显著差异,对复发率也无影响,且难以应用于渗漏点靠近黄斑中心凹的患者,医源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亦是其治疗令人堪忧的并发症。PDT是慢性CSC的首选治疗方法,亦适用于急性CSC患者,但该疗法价格昂贵、治疗过程中可导致如脉络膜缺血与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等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被用于治疗CSC,有研究发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降低脉络膜高渗性,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和提高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已成为治疗慢性、顽固性或弥漫性渗漏患者的选择之一。本研究对慢性CSC患者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该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测量双眼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脉络膜厚度,了解其变化特点,并从形态学上做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与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性研究设计。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于本院眼二科第一组就诊的单眼慢性CSC患者48例(48只眼)。其中,男性37例(37只眼),女性11例(11只眼)。年龄26~58岁,平均(41.34±6.5)岁。所有患眼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及并发症,患者知情同意。于注射前、注射后2周、4周及8周行视力、眼压、裂隙灯及散瞳间接检眼镜等常规眼科检查。同时应用增强深部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对患者进行检查,记录患眼视网膜下液情况,手动测量双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和距黄斑中心凹1.5mm处上方、下方、鼻侧和颞侧4个方位的脉络膜厚度值。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中测量指标的定量资料经K-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结果描述用?x±s表示。注射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同一测量方位脉络膜厚度的总体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SD-t检验进一步行两两比较。注射前及注射后患眼与健眼黄斑下脉络膜厚度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注射前BCVA(log MAR表示)平均为0.32±0.07,注射后2周、4周及8周依次为0.23±0.11、0.19±0.09、0.17±0.06,注射前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视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01,P<0.001),注射后各时间点视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眼注射前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值平均为(442.65±98.31)μm,注射后2周、4周及8周依次为(395.55±96.67)μm、(383.53±93.52)μm、(387.33±94.52)μm,较注射前明显降低(F=105.552,P<0.001);注射后8周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均值较注射后4周时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SD-t检验:P=0.083)。其余四个测量点的脉络膜厚度变化趋势与之相一致。注射前和注射后8周患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均高于健眼。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慢性CSC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能够明显改善视力,促进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慢性CSC患者患眼脉络膜厚度高于健眼,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慢性CSC可降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但并不能使厚度恢复正常;慢性CSC患者双眼脉络膜厚度较正常人均增高,对健眼宜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