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开发能够加快我国农村改革的步伐,推动新时代农村发展。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开发不仅可以帮助实现乡村振兴,还对乡村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乡村旅游开发驱动机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开发驱动机制及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旨在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帮助旅游开发者更好地理解文创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本文基于旅游开发的“四力驱动”基础理论,借鉴旅游区位理论、旅游行为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性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文献资料,运用专家评价法、问卷调查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构建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开发驱动机制及影响因子的评价体系。将驱动机制划分为需求驱动、资源驱动、经济驱动、投资驱动和区域发展驱动,对各个驱动指标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出评价权重并排序。以德清县庾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结合相关专家意见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庾村的旅游开发进行分析,比较影响因子的权重得分,验证文创型乡村旅游开发驱动及影响因子的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确定了需求驱动、资源驱动、经济驱动、投资驱动、区域发挥驱动为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开发的5个评价指标,并且确立需求驱动下的城市污染、农村发展、城市居民意愿、农村居民意愿,资源驱动下的自然与人文条件,经济驱动下的可支配收入和可支配时间,投资驱动下的投资资金成本和回收周期,区域发展驱动下的政府扶持和资源集群一共12个影响因子。2.构建了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开发驱动机制及影响因子模型,确定5个评价指标和12个影响因子的权重。3.在文创型旅游开发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的模型中,指标层前三位分别为资源驱动,需求驱动(0.2952)和投资驱动(0.1145),区域发展驱动权重最低为(0.0375).表明在文创型旅游开发中资源驱动相对占主导地位。其中资源驱动中人文条件因子(0.3651)城市居民需求(0.1514)和投资资金成本(0.0954)最为重要。4.在庾村实证研究中发现,人文条件得分位居第一,它对文创型乡村旅游开发有着重要影响,丰富优质的乡村人文资源可以孕生乡村文创产业,推动品牌建立。可支配收入的得分排序较之权重排序降低明显,由于长三角地区人均GDP接近发达国家,居民对于旅游成本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推断发达地区中开发文创型乡村旅游资源时,可支配收入的实际权重比例会降低,旅游开发者可以酌情放低可支配收入因子的考量。同时,农村发展和政府扶持得分排序相对于权重排序升高,符合国家推动三农改革,施行乡村振兴的战略。因此,文创型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者需要进一步重视所在地农村发展和当地政府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