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心肌病动物模型,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脂联素及心肌脂联素受体1的表达情况和心肌细胞的改变,探讨脂联素及其受体1在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中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同时进一步了解脂联素及其受体1在糖尿病心肌病变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取60只清洁级4~6周龄(200~220g)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实验组(n=40只)和对照组(n=20只),实验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4周后,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枸橼酸缓冲液。每周记录体重变化,8周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禁食12h后,鼠尾采血用快速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BG),以50%葡萄糖注射液2g/kg体重灌胃,2h后再次鼠尾采血测餐后2h血糖(2hPG)。以FBG≥7.1mmol/L,以2hPG11≥11.1mmol/L并持续1周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组。对照组血糖正常,继续原饲料喂养,T2DM组32只,继续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两组于第14周时进行实验检测:检测前1天禁食12~14h,测定心功能,测量大鼠心脏质量(HW)和体质量(BW),并计算心重指数(HW/BW),测定血脂谱、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程度,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ISA)检测血清和心肌脂联素水平,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测定心肌脂联素受体1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脂联素受体1的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用SPA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两组大鼠临床指标的比较:T2DM组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长,对照组体重正常增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心重/体重、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指数和血脂水平均升高(均P<0.05),T2DM组左室等容舒张期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而左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两组无明显差异。(2)两组大鼠血清和心肌脂联素以及心肌脂联素受体1表达的比较: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和心肌脂联素水平下降,心肌脂联素受体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3)两组大鼠常规HE染色后光镜下心肌细胞的变化:T2DM组心肌细胞肥大,疏松样变,排列紊乱、扭曲,细胞内可见肌纤维断裂,细胞核大小不规则,心肌细胞外间质增加,而对照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胞浆染色均匀,细胞核大小均一。(4)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组大鼠血清脂联素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血清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心肌脂联素受体1蛋白表达量与心肌脂联素呈正相关,与HOMA-IR及FINS呈负相关。结论(1)T2DM组大鼠出现心重指数增加,心肌结构破坏等糖尿病心肌病的病理特征。(2)糖尿病心肌病变大鼠心肌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血脂、血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与脂联素水平下降密切相关。(3)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脂联素受体1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降低了胰岛素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