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排放问题既是环境问题又是发展问题。目前,学界较为认同降低碳排放的方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逐步降低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行业,推动技术进步和新能源开发利用。与工业相比,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仅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比较低,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就业人口的主要窗口。但在现有文献中,很少有学者将现代服务业和碳排放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忽视了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利用集聚外部性对工业生产形成的多重减排机制。所以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促进工业低碳减排的深层原因和内在机理,为促进节能减排、建设“美丽中国”和“低碳社会”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理论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从劳动力“蓄水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四条路径促进工业减排。然后,本文利用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汇编、整理和分析,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区位商指标和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了估算和总结,并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其状态。进一步,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作为主要解释变量,运用1999-2014年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面板FGLS)实证检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工业碳排放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专业化集聚有助于促进碳排放降低;而多样化集聚促进了碳排放增加。分地区层面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只在中部地区促进降低了碳排放,在东西部地区作用效果不明显。进一步,分行业层面的检验结果显示,六大生产性服务行业中只有电力煤气供水与批发和零售业的专业化集聚显著促进了碳排放降低;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指标虽不显著,但符号显示其具有促进作用;其他五个行业的多样化集聚明显有助于碳排放增加。通过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规模不匹配、融合程度低是无法形成有效减排机制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前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在合理比例与深度融合基础上的协调发展,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促进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