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和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和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血清尿酸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组分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阐明上海地区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了1570名来自上海数十个社区(包括大宁、平型关路、越秀等10家社区)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常住老年人群(年龄≥65岁)。采用标准化问卷对每位受试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采集受试者血清尿酸、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吸烟状态、饮酒习惯、胆固醇、甘油三酯、脉搏传导速率、踝臂指数、肾小球滤过率等数据。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被采用。采用软件SPSS13.0数据包对血清尿酸和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亚临床亚器官损害、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分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人群基本资料显示,1570名受试者中,男性704名,女性866名。对比女性,男性亚组有更高的血清尿酸水平(男性vs.女性370.8±86.2vs.313.0±73.8μmol/L,p<0.05)、舒张压、吸烟率、饮酒率和内膜中厚度(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对比女性,男性亚组血清尿酸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r=0.12;p=0.001)、甘油三酯(r=0.27;p<0.001)、收缩压(r=0.13;p<0.001)、体重指数(r=0.19;p<0.001)、脉压差(r=0.11;p=0.002)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和血糖(r=-0.12;p=0.001)、高密度脂蛋白(r=-0.19;p<0.001)有显著的负相关性。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和年龄(β±SE=1.98±0.34岁;p<0.001)、体重指数(β±SE=3.44±0.63 kg/m2;p<0.001)、血糖(β±SE=-4.9±1.22μmol/L;p<0.001)、高密度脂蛋白(β±SE=-55.7±5.86μmol/L;p<0.001)有显著的相关性。4.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血清尿酸和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相关性显示:当人群分为高尿酸组和非高尿酸组时,高尿酸血症是血管损害、心脏损害和肾脏损害指标的危险因素。血清尿酸是脉搏传导速率的1.37倍(odds ratio[OR]=1.37,95CI 1.05-1.78;p<0.05);是踝臂指数的1.44倍(OR=1.44,95CI 1.01-2.04;p<0.05),是肾小球滤过率的2.99倍(OR=2.99,95CI2.03-4.42;p<0.05)。5.总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65.2%,其中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59.7%,女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65.2%。进一步我们发现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的增加,且男女性亚组间均有显著的差异性(p<0.001)。6.矫正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等后,血清尿酸浓度每上升1μmol/L,患代谢综合征的比例上升4.61倍(OR=4.61,95CI:3.33-6.38,p<0.001)。7.总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3.1%,其中男性为23.7%,女性为22.6%。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8.总人群及男女亚组各年龄层(65-69,70-75,76-80,81-85,86-95岁)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比较,男女性亚组各年龄层(70-75,76-80,81-85,86-95岁)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有显著差异性,且女性亚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显著上升(p<0.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体重指数)及靶器官损害(脉搏传导速率、内膜中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关系密切。随着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患有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危险系数增加。血清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分(血糖、血脂、血压)显著相关。年龄、胆固醇、血压、肥胖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女性随着年龄的升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