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进行基础研究,设计能够用于腰椎扫描的步进式轴扫新程序,再进行低剂量的腰椎步进式轴扫探索,得到步进式轴扫低剂量扫描参数。方法:1分别利用相同参数的扫描体模,扫描参数:螺旋扫描:120KV,300mAs,准直128×0.625,螺距0.993,标准重建算法,重建层厚1mm,重建层间隔0.5mm,FOV180mm;步进式轴扫:120KV,300mAs,准直128×0.625,标准重建算法,重建层厚1mm,重建层间隔0.5mm,FOV180mm。随后再进行同参数步进式轴扫及螺旋扫描方式的低剂量扫描探索,分别使用120KV,200mAs,150mAs,100mAs。2比较扫描所得数据及图像,结合临床及文献资料确定步进式轴扫适用于腰椎低剂量扫描的新程序。结果:同等扫描参数下步进式轴扫所得体模图像与常规螺旋扫描所得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相同,步进式轴扫所得体模图像密度分辨率及噪声均优于常规螺旋扫描所得图像。结论:适用于腰椎CT扫描的步进式轴扫程序为:扫描参数:120KV,200mAs,准直128×0.625,标准重建算法,层厚1mm,层间隔0.5mm,FOV180mm。在相同图像质量下,轴扫可以降低33%的辐射剂量。第二部分目的:利用步进式轴扫新程序及常规螺旋扫描程序分别进行临床检查,以验证步进式轴扫应用于临床腰椎CT检查的可行性及其降低辐射剂量的能力。方法:将需行腰椎扫描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步进式轴扫组(实验组A、B)和螺旋扫描组(对照组C、D),各50例。步进式扫描组应用步进式扫描新程序进行扫描,其中A组为常规剂量扫描,扫描参数:120KV,300mAs,准直128×0.625,标准重建算法,层厚1mm,层间隔0.5mm,FOV180mm。B组为低剂量扫描,扫描参数:120KV,200mAs,其余参数同A组;螺旋扫描组应用常规螺旋扫描,其中C组为常规剂量扫描,扫描参数:120KV,300mAs,准直128×0.625,螺距0.993,标准重建算法,重建层厚1mm,重建层间隔0.5mm,FOV180mm。D组为低剂量扫描,扫描参数:120KV,200mAs,其余参数同C组。分别记录各组辐射剂量指数(Computed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及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均传输至PACS系统,由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对所得图像的质量进行盲法评分(5分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和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所受辐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A剂量(7.16mSv)低于对照组C(8.44±0.2mSv)15%,实验组B剂量(4.77mSv)低于对照组D(5.55±0.1mSv)14%(p<0.05),实验组B剂量低于对照组C43%;实验组A图像质量与对照组C无差异,实验组B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D(p<0.05),实验组B与对照组C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步进式轴扫应用于腰椎扫描存在可行性,并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临床实验表明:在病人腰椎扫描中,在同样扫描参数时,轴扫的密度分辨力和噪声都优于螺旋扫描。在相同图像质量下,轴扫可以降低43%的辐射剂量,与基础实验结果相同。第三部分目的:进一步进行步进式轴扫应用于腰椎CT扫描的低剂量调节试验。方法:选取BMI≤22的进行腰椎CT扫描的病例30例,定为E组,应用步进式轴扫进行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150mAs,准直128×0.625,标准重建算法,层厚1mm,层间隔0.5mm。记录辐射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及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均传输至PACS系统,由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对所扫图像的质量进行盲法评分(5分制)。结果:所得剂量指数为238.6mGy·cm,有效剂量为3.58mSv,E组图像质量与常规条件扫描所得C组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仍可满足诊断要求。实验组E有效辐射剂量3.58mSv低于对照组C(8.44±0.2mSv)约57%。结论:临床试验证明,步进式轴扫腰椎,可以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比常规扫描方式降低大约57%的辐射剂量,在临床应用中是一种可行的扫描方法并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