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吸收性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紫外辐射的影响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is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一直是当今大气环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影响地-气系统辐射收支平衡。虽然气溶胶总体对全球气候呈现负的辐射强迫,但吸收性气溶胶中黑碳气溶胶却呈现明显的正辐射强迫,其产生的气候效应与温室气体类似,因此,吸收性气溶胶成为准确评估、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之一。虽然紫外辐射仅占太阳辐射的7%,但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过量的紫外照射会增加皮肤癌、白内障的患病几率,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还会诱发光化学反应。因此,研究吸收性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紫外辐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选取2008~2017年OMI/Aura OMAERUV L2气溶胶数据集和2008~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紫外辐射数据集,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吸收性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紫外辐射的影响,并结合NCAR TUV辐射传输模式,深入研究气溶胶光学参数(AOD和SSA)对紫外辐射的定量影响。结果如下:(1)在时间分布上,该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吸收性气溶胶光学厚度(AAOD)的年际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升后降,于2011年达最高值,分别为0.702和0.056。月际变化显示AAOD高值多发生在1、3和6月,11月到次年1月明显增加。在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地区AAOD呈北高南低分布,AOD与AAOD分布相似,AAOD>0.05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以及南京、杭州和金华等地区。AAOD与AOD季节空间分布均为春冬高,秋季较低,但二者不同的是,夏季AOD很大,AAOD却很小。长三角地区AAOD和AOD的年均空间分布与黑碳贡献量一致。(2)在两个地面观测站中,太湖站的紫外辐射值较高。年变化显示,紫外辐射在6月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是江南6月正值梅雨期,随着梅雨期结束,7、8月紫外辐射值回升且为一年中紫外辐射最强的月份,11和12月的紫外辐射处于较低水平。紫外辐射的季节变化特征较为显著,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紫外辐射于正午12时达紫外辐射最大值。(3)TUV辐射传输模式模拟紫外辐射的变化较为准确,并且模式模拟结果总是高于实际观测的紫外辐射值。以5月12日和7月28日为代表的春季和夏季的紫外辐射地面观测和模式模拟结果较为相近。以10月15日和1月8日代表的秋季和冬季在10~14时模拟得到的结果明显大于实际观测得到的紫外辐射值。模式模拟结果总是高于实际观测得到的紫外辐射值的原因有三:一是实际观测条件下,不能完全避免云的影响。二是由于实际测量时存在半宽透射带,实际测量得到的紫外辐射值并不是理想波段下的值。三是与实际环境当中的大气污染程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污染严重时是被低估的。(4)AOD与紫外辐射的相关系数R为-0.591;SSA与紫外辐射的相关系数R值为0.504。当波长小于300nm时,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基本为零,这是由于平流层中臭氧层吸收造成的。在300~330nm波段下紫外辐射大幅增加,气溶胶对紫外辐射的影响较大,紫外辐射比较敏感。在330nm以后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增长速度十分缓慢,该波段下紫外辐射敏感程度不高。每当AOD增加0.2,正午12时UV辐射便被削弱了近11%,每当SSA降低0.05,正午12时紫外辐射便衰减了近6%。太湖站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含量总是高于常熟站,当波长在355nm以上时,太湖站的紫外辐射变化幅度较常熟站更为显著。
其他文献
近年来,孤子方程的可积性研究成为非线性科学的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量子力学、流体力学等诸多领域,而孤子方程的求解也成为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重点.其中,代数几何
本文从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材料——半透膜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为出发点,通过具有“绿色溶剂”之称的离子液体改性聚偏氟乙烯来制备理论上具有良好应用特性的新型分离膜。首先
电磁场环境中圆型板及其组合结构在工程实际中具有广泛应用,如:电机定子和转子的铁芯、电磁传感器结构件等,这些结构在电磁场中的耦合振动问题是决定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磁场中铁磁圆板的非线性振动问题既有理论意义,也可为工程实际中机电系统的动力学控制提供参考。本文针对电磁场环境中铁磁圆板的非线性共振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薄板弹性理论给出了铁磁圆板的动能和应变势能,根据电磁基本理论得到磁场中铁磁圆板
基于马尔科夫使用模型的软件测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灰盒测试技术,运用此模型进行测试用例自动生成对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已有基于马尔科夫使用模型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统合其它感知觉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婴幼儿的语言和动作等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他们能够清晰完整地进行自我表达前,视
纤维素是世界上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比表面积大、生物降解性好和生物相容好等优点,在组织工程、伤口敷料、包装材料和电子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制备了不同醛基含量的双醛化纤维素,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测定。首先,通过高碘酸盐对纤维素葡萄糖单元C2-C3上的羟基选择性氧化成醛基的方法可制备双醛纤维素。通过控制高碘酸钠的浓度和反应时间,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不同醛基含量的双醛化玻璃纸(Diald
梁、板和弦线等结构的非线性和多场耦合振动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通过计算得到的结论可以为工程实际遇到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随着电磁结构模型的建立,使在磁场环境中的结构振动问题有了更全面的研究框架,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结构的磁弹性振动问题。本文研究处于恒定磁场中做轴向运动铁磁梁的磁弹性固有振动。根据弹性力学基本理论,给出了轴向运动铁磁梁的动能和势能表达式;根据电磁场基本理论,给出了考虑摄动磁场时电
在知识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研究的规模不断扩大,方法不断更新,研究模式也从早期的仅依靠个体力量或单一学科转变为知识整合的团队合作研究模式。在这种趋势下,各领域
为了探究硫元素在掺杂金刚石薄膜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采用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硫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形成机理和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理论计算方面,本文采用的是基于VASP软件包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硫原子在完全氢终止表面、在具有一个、两个、三个活性位的氢终止金刚石表面的吸附和迁移行为进行了计算。根据电荷分布、Bader电荷转移和态密度(DOS)等计算,详细分析了S原子吸附前后S原子和C原子的电荷和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每年要产生约38亿吨的猪粪,这些猪粪不仅对猪场的卫生造成巨大的影响,同时直接施用或丢弃也会造成严重的重金属及其它环境安全问题。本文采用了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