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描写译学的兴起和译者地位的上升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使得学界借助语料库的方法对译者风格进行客观量化的研究成为可能。 本文以《庄子》英译本为例,自建了理雅各译本,华兹生译本以及汪榕培译本三个英译本的翻译语料库,借助语料库语料库检索和分析软件Antconc,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进行对比,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尝试性探讨三个译者的译者风格。研究结果表明,理雅各倾向于学者式的显化的翻译风格,词汇层面上,形符数最大,对专业名词术语的翻译采用多种译法的结合,对报道动词的翻译采用更为具体多变的方式;句法层面上,平均句长最长,主要主从连词的比例最高,句子的复杂性最强;在语篇层面,尤其擅长运用照应及替代来实现语篇的连贯。华兹生则倾向于以英美普通读者为受众的读者中心翻译风格,词汇层面上,平均词长较短,对应的文体风格相对非正式,词汇密度高,单位信息量大,表达流畅。专业术语的翻译上体现一致性与连贯性;句法层面上,平均句长适中,主从连词的比例最低,句子复杂性最小;语篇层面上,善于运用照应连接和替代的方法,在连接词的使用中体现口语化的特征。汪榕培的翻译风格倾向于正式性与文学性,受原文影响较大。词汇层面上,平均词长最长,词汇的使用更为正式与具文学性。受到母语文化干扰,用词呈现冗余的特征;句法层面上,平均句长最短,受到原文句式的影响。主从连词的使用比例仅略次于理雅各,句子复杂性很强;语篇层面上,照明连接替代的使用都低于两位国外译者,受母语的影响较少使用其进行语篇的衔接。 译者风格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从源语和目的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译者自身因素以及目标语文化和读者群三个方面对译者风格的不同进行了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