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子110m栏一直是体育运动中的热门项目,尤其是“亚洲飞人”刘翔的出现,推动了跨栏运动在国内的发展,更是使我国学者对男子110m栏的研究推上了新的高度。自从刘翔退役后,我国在该项目的国际大赛中能够进入决赛的运动员屈指可数。当务之急是如何使我国一些优秀运动员跻身世界前列,缩小我国跨栏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本文运用三维录像解析系统、表面肌电测试系统、三维测力系统对运动员(赵棚川,健将,2017年全运会男子110m栏第四名,最好成绩:13.83s)过栏技术进行同步测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从运动学、动力学以及表面肌电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的过栏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改善技术动作和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运动学结论:与奥运冠军刘翔过栏技术相比,起跨攻栏阶段赵棚川着地角(60.47°)偏小,最小膝角(39.48°)偏大。起跨角(67.75°)不理想,起跨脚尖离地时刻膝关节角(159.03°)无显著性差异,右脚脚尖离地时刻重心水平速度(8.93m/s)偏小,垂直速度(1.71m/s)稍大,重心腾起角(10.45°)偏大,阶段用时(0.11s)稍长;腾空过栏阶段最大躯干前倾角(42.38°)已达到现代跨栏技术要求,最大两腿夹角(119.90°)偏小,起跨距离(2.16m)和下栏距离(1.36m)适中,跨栏步步长(3.53m)稍小,S1/S(61.32%)稍小,阶段用时(0.38s)较长;下栏着地阶段着地角(77.68°)偏小,脚尖着地时刻膝关节角(171.49°)偏小,垂直支撑状态时膝关节角(174.02°)偏小,蹬地角(62.49°)偏大,躯干前倾角(8.99°)偏大,阶段用时(0.113s)稍长。2)表面肌电系统测试结论:男子110m栏运动员赵棚川所测肌肉在各阶段均参与了工作,从肌肉贡献度百分比可知:阔筋膜张肌(25.37%)、股二头肌(22.51%)、臀大肌(16.61%)、胫骨前肌(14.90%)为起跨攻栏阶段主要发力肌肉,股直肌(10.34%)、腓肠肌(11.26%)作用相对较小;阔筋膜张肌(22.92%)、股直肌(19.02%)为腾空上栏部分主要发力肌肉,臀大肌(17.28%)、股二头肌(16.57%)、腓肠肌(11.27%)、胫骨前肌(12.95%)作用相对较小;臀大肌(28.06%)、股二头肌(22.07%)、腓肠肌(14.99%)为腾空下栏部分主要发力肌肉,阔筋膜张肌(13.33%)、股直肌(11.83%)和胫骨前肌(9.71%)作用相对较小;臀大肌(25.19%)、股二头肌(22.10%)、腓肠肌(18.96%)为下栏着地阶段主要发力肌肉,阔筋膜张肌(12.83%)、股直肌(11.45%)和胫骨前肌(9.46%)作用相对较小。3)下栏着地阶段动力学结论:左脚着地过程垂直分力Fz曲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随后又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后又缓慢减小的趋势,动力F-t曲线表现为双峰曲线,说明左脚脚尖着地经过第一个峰值后的缓冲立即就转入了蹬伸;Fx在正数方向也成此规律,但蹬伸的负峰值绝对数(1266.75N)没有正峰值(1759.25N)大;Fy峰值和积分面积基本在正数方面,说明运动员身体有点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