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的福利国家变革以及对中国福利建设的启示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nm0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利国家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1937年齐默恩教授即开始使用这一词语。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事件后,福利国家迅速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形态。高福利、高保障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凸显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使得资本主义得以快速、平稳地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和发展起来。  然而,世界总是在发展的。20世纪后期,全球化大潮兴起。天翻地覆的变革发生在福利国家的方方面面,人们突然发现战后逐渐成熟完善的国家福利制度开始变得不那么适合这些新变化,因而迫切需要变革。无论是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型福利国家,还是北欧典型的全民高福利国家,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  本文通过回顾福利国家的早期发展,结合全球化产生的几个具体问题,来分析福利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变革,并通过对福利国家的定位进行了对福利国家未来的分析,从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两方面来看待福利国家。最后与中国福利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几点启示和实践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铁矿石等能矿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2003年以来,伴随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腾飞,铁矿石作为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成为大宗商品贸易的问题焦点。本
经济学是以经济活动中的人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对于人的经济学抽象——“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人”假设自提出以来,经历了不同学者不同
流通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主要内容,根据产业结构变迁理论,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比重逐渐上升,其吸纳劳动力的比重也逐渐加大(库兹涅茨)。流通产业作
作为服务业的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行业。以金融、物流、信息、科技与研发、专业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生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