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时消息业务用于在用户之间快速传递文本或多媒体信息,并能及时、有选择地向用户的联系人传递用户在线状态。近年来,即时消息业务发展迅速,不仅在互联网上积累了大量用户,在移动网络上的应用也逐渐兴起,被看成3G网络中一个重要的增值业务。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作组)、OMA(Open Mobile Alliance,移动开放联盟)和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2)等组织制订了不同的即时消息业务规范,并致力于研究不同规范间的互通。飞信移动综合通信服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即时消息业务,中国移动选择SIP-C(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Compact,压缩会话起始协议)协议作为企业标准。而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等终端厂商广泛运用和支持的是IMPS(Instant Message and Presence Service,即时消息和在线状态服务)协议,为使得这些终端能够使用飞信业务,中国移动在综合移动通信服务平台上引入了IMPS子系统。飞信作为一款打破网络限制的通信业务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飞信业务的广泛推广,IMPS子系统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新的用户需求也不断出现,这使得完善和增强原有的IMPS子系统成为一种需要。另外,IMPS1.3已经成熟,与前两个版本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为提供更优质的即时消息服务,在IMPS子系统的改进中还需要考虑对新版本的支持。本文主要围绕对飞信移动综合通信服务中IMPS子系统所进行的改进进行阐述,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原有程序结构进行重构,通过应用桥梁模式、策略模式等经典设计模式增强代码的复用,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并在重构的过程中完善了IMPS子系统的部分功能,例如,在通用搜索功能中增加基于公共属性、群组属性的搜索策略;二是设计和实现了五个新功能,包括群组功能、文件传送功能、身份验证功能等,由于IMPS子系统主要实现IMPS协议与SIP-C协议的互通,因此,描述新功能设计和实现时主要围绕协议映射、流程设计进行。本文总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介绍了项目背景,包括飞信移动综合通信服务平台和IMPS子系统的特征,还简要介绍了IMPS协议和SIP-C协议。第三章提出了对原有IMPS子系统的改进方案,在对原设计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以减少代码冗余、增强程序结构的易维护性为目的而进行的重构和五个新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在介绍新功能的实现方案时,以描述消息映射、流程设计为重点。第四章介绍对改进后的系统进行的性能测试,包括在单项流程、混合流程下系统处理消息的时延、消息成功处理率的测试和系统分别在大用户量、小消息量情况下和小用户量、大消息量情况下处理典型业务的性能测试。第五章对作者研究生期间的研发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