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营养效率型玉米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溶液培养、盆栽和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钾浓度处理(对照含钾量低)下四种具有不同钾营养效率型的玉米新品种,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差异。针对两种不同钾营养效率型的玉米品种,研究钾高效玉米新品种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规律以及它的生理特性。着重对其从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两方面进行测定。对已知钾营养素高效利用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具体的各种生理性状的研究,为选育优良的钾高效玉米品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和分析在不同钾浓度下,玉米植株形态结构和生理指标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1.苗期水培试验,测量营养液中培养一个月内的玉米幼苗,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变化及结果表明: (1)两种不同钾营养效率型玉米品种可以从植株的外部形态上表现出差异来。两个效率型玉米品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株高、根长、叶面积三个方面。钾高效率型玉米品种较钾低效率型玉米品种受低钾胁迫的程度要轻得多,其耐低钾性的重要特征,就是能够在低钾胁迫下仍能维持较正常的生长。 (2)低钾胁迫加速了玉米根系木质化,根系活跃吸收面积降低,根系氧化力减弱,这是导致玉米生长受抑制的直接原因。与钾低效率型玉米相比,钾高效率型玉米新品种在同等条件下受到低钾胁迫的影响要小得多。 中期盆栽试验:测量在盆栽中培养到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时的玉米植株,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变化及结果表明: 2.在低钾胁迫处理下,玉米在两种不同钾营养效率型品种可以直观的从植株外部形态上看出明显的差异性。钾高效率型较钾低效率型受低胁迫的程度要轻得多,基本可以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植株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提高补偿生长能力,使植株叶片可以维持迅速增长,提高叶面积,而且在生育后期能够减缓叶片的衰老速度,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基本不会出现缺钾叶片的标志性的黄化的症状,提高了干物质合成量为产量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3.低钾胁迫不但对玉米植株的地上部分影响明显,尤其还会对光合产物分配产生更为突出影响。低钾条件下,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积累,光合速率降低。两种不同钾营养效率型之间差异显著,钾高效率型受到的影响小,光合速率大,光合产物输出通畅,叶片中积累少。 4.低钾胁迫对玉米都有一定程度的伤害,随着钾处理浓度的降低,细胞质外渗电导率增加,膜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但两个效率型玉米品种之间差异显著,钾高效率型受钾胁迫后受到的伤害小,能够在胁迫条件下维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外渗电导率和丙二醛增加幅度小于钾低效率型 大田试验:两种不同钾营养效率型玉米品种,其最终的产量以及产量性状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了:钾高效率型玉米品种在低钾的土壤上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沈农1号、丹39、辽单127均大大高于钾低效率型品种的沈单16,钾高效率型玉米品种的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等指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其玉米品种的单株产量,也直接决定了其单位面积产量和亩产量都要高于钾低效率型。并且它们的产量性状也较比钾低效率型玉米品种要好很多,各种指标均都优越与钾低效率型玉米品种。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骨干与核心力量,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执行能力,更要提升自身的抗挫折能力。高校是影响学生干部抗挫折能力的直接原因,要重视学生干部的抗挫折教育,完善抗挫折教育体系,通过教学育人和管理育人双管齐下,着力提升学生干部的抗挫折能力。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抗挫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本试验以广西特产药材青天葵的球茎、叶柄和叶片作为外植体,通过对青天葵的走茎的诱导产生、青天葵走茎的继代增殖、青天葵球茎的诱导产生、青天葵球茎的种植以及带小叶片的青天葵小苗的种植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青天葵的走茎的诱导 在夏季,以广西特产药材青天葵的球茎、叶柄和叶片为外植体,对不同来源材料的诱导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青天葵的叶柄和叶片为外植体,很难消毒灭菌,且污
[摘 要]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之外的校园活动的统称。它是第一课堂的发展和延伸,它既是锻造学生人格,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剖析第二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功能、价值和创新作用,归纳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在第二课堂中的表现形式,以促进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 高
[摘 要] 结合当前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基于自身学校及学科特色,在构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设对应的网络课程,使之成为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弥补课堂教学课时量不足的缺陷。   [关键词] 构建主义;网络课程;大学物理;学习热情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