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应对儿童元认知监测与控制的影响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dov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认知是人类的高级认知机能,是个体对自身思维的认知,元认知可以分为监测与控制两个基本过程。元认知中的监测常常会出现各种判断偏差。框架效应是指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迄今为止,大量研究表明,同样的情境被表述为消极和积极两面会引起人们不同的判断和选择偏好,如果把元认知判断看做一种认知上的决策,那么把框架效应引入元认知中还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本研究主要探讨框架效应对儿童元认知这两个过程的内在影响方式。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旨在探索不同框架(记得框架、遗忘框架)对儿童元认知监测中即时判断和延迟判断的影响,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探讨框架效应对基于学习判断的儿童的学习行为又存在何种的影响。   实验1分为A、B两部分,以80名五年级到八年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E-prime编程。通过年级(五-八)、框架(记得框架组,遗忘框架组)这两个自变量来研究框架效应对即时判断和延迟判断的影响,探索即时延迟元认知监测过程中是否存在框架效应。实验结果显示:(1)五年级的框架效应表现为,遗忘框架组学习判断准确性和学习判断值都显著大于记得框架组。六年级的差异不显著。七、八年级的框架效应和五年级表现相反,记得框架组被试学习判断准确性和学习判断值都显著大于遗忘框架组。(2)即时判断元认知监测中存在框架效应,延迟判断中不存在框架。   实验2以48名五年级和七年级存在框架效应的年级段学生作为被试,采用Visual Basic 编程。通过操纵项目难度(容易、中等、难)和框架(记得框架组,遗忘框架组)以及年级(五年级、七年级)这三个自变量,探讨框架效应对重学选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验证了实验一中五年级和七年级即时判断中存在框架效应的结果(2)七年级遗忘框架组的重学率显著大于五年级遗忘框架组的重学率,且遗忘组显著倾向于选择容易和中等项目进行重学,表现更为趋于避险。   总括来说,框架效应影响即时判断解元认知监测过程,对延迟判断没有影响。七年级是转折点。且该效应也进一步影响了七年级儿童的学习行为,在遗忘框架中七年级学生更为逃避风险而选择容易和中等项目进行重学。而该效应对五年级的学习行为没有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心理学理论关于兴趣的概念是: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
期刊
期刊
有大量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和行为学方面的证据支持着类别学习的多重系统理论。前人的研究显示:基于规则类别学习主要依靠的脑区域为左侧颞叶,而依赖于非言语的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