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和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短期降黄效果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eng5384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MOJ)是一组由胆管系统管腔内、外或管壁本身的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机械性阻塞,病原包括胆管癌、胆囊癌、原发性肝癌、壶腹癌、胰头癌及肝门区、胰腺区转移癌等,常造成阻塞远端的胆管扩张,可伴有胆道感染。胆管梗阻后引起毛细胆管扩张,伴随微绒毛消失和细胞间连接改变,使毛细胆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胆汁成分反流入血液和淋巴液。另外,胆管梗阻可引起肝细胞膜极性发生改变,很多酶和转运器从毛细胆管面转移至窦面和侧面,使得部分已进入肝细胞的胆汁成分重新分泌到血液。胆红素返流入血液,发生阻塞性黄疸、继而肝功能衰竭成为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最重要和根治的方法。手术的方法主要为切除病变、胆管改道引流。但恶性梗阻性黄疸被发现时已多属晚期,能行外科根治术者仅占7%,姑息性胆肠吻合术也仅适用于19%的病例。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黄疸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据统计平均生存期不足3个月。由于皮肤严重黄染、瘙痒、并发胆道感染、腹胀和消化不良综合征,其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有效持续的胆道引流减黄是首要的治疗措施,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并为进一步的抗肿瘤治疗打下基础。其中,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术、内外引流术和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恶性阻塞性黄疸简易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相比以往手术治疗,现在患者只需要适当的镇静即可进行手术,且术后只需要很短的住院时间。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方法和器材的不断进步,使其取代了部分外科手术疗法,或成为外科手术前、后的重要协助手段。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着重于胆道系统的再通,对于减轻梗阻所致的黄疸、提高患者晚期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经过60年的发展,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PTBD)和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ing, PTBS)在技术、材料等方面日臻完善,以其降黄效果好、并发症较少、病人痛苦少,已成为姑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最主要治疗方式。PTBD和PTBS治疗MOJ可达到很好的降黄效果。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PTBD或PTBS术后尤其是术后短期内胆红素下降的程度常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存在降黄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因此,除了基本技术、材料原因外,应尚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根据临床经验、胆管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相关文献,本研究通过对影像学、化验指标、疾病情况、治疗情况和并发症等一系列可能与降黄效果有关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探讨影响降黄效果的主要因素。目的探讨PTBD和PTBS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1周和1个月总胆红素下降情况及影响降黄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材料与方法2005年5月~2009年6月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11例,男71例,女40例。年龄20-82岁,平均61.6±13.6岁。导致梗阻性黄疸的肿瘤分别为胆管癌52例(46.8%)、胰腺癌22例(19.8%)、胆囊癌6例(5.4%)、肝癌8例(7.2%)、壶腹周围癌7例(6.3%)、胰头转移癌7例(6.3%)、肝门转移癌9例(8.1%)。所有病人术前行详细的临床评价,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超声或CT、MRI例检查和肝功能、血常规等化验分析。所有患者术前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均大于60umol/L。所有患者行PTBD或PTBS,根据不同情况行外引流管、内外引流管和金属裸支架置入治疗。记录性别、年龄、术前胆道扩张程度、梗阻部位、狭窄段长度、Bismush分型、单双侧引流方式、治疗方法、病因、黄疸时间、术前胆管炎、梗阻程度、术前TB、术前IB/TB、术前肝功能、术后1周并发感染、术后并发胆道出血、术后1月存在感染等18项可能与降黄效果相关的指标。降黄疗效判断:以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的下降程度进行疗效判断。(1)、1周降黄效果:以1周TB下降比例了解不同因素对降黄效果的影响。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设定二分类降黄效果为结局变量,参考田伏洲等的降黄标准,以术后1周内总胆红素相对术前下降≥30%,并且临床观察皮肤、巩膜黄染逐渐减轻者为效果显著。否则,为效果欠佳(包括无效的患者)。(2)、术后1个月降黄效果:以术后1月TB值了解不同因素对1月降黄效果的影响。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以术后1个月时总胆红素是否下降至正常水平设定二分类结局变量。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基本频数分析,了解术后1周降黄效果和术后1月降黄成功率。再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降黄效果有关的变量。结果所有患者成功进行PTBD或PTBS,根据不同情况行外引流管(16例,14.4%)、内外引流管(55例,49.6%)和金属裸支架(40例,36.0%)置入治疗。共置入外引流管27根、内外引流管74根、金属裸支架53支。3例(2.7%)术中或术后出现胆道出血,32例(28.8%)术后并发化脓性胆管炎,18例(16.2%)术后出现败血症。术后未出现急性胰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急重并发症。1、术后1周降黄效果:全组患者平均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78.21±153.67umol/L降至术后一周的156.80±114.7umol/L,降幅达121.41±107.70umol/L;直应胆红素由术前的201.91±111.62umol/L降至117.90±87.40umol/L,降幅为84.01±75.48umol/L;间应胆红素则从76.30±55.63umol/L降至术后的38.90±37.41umol/L,降幅为37.40±48.01umol/L。统计学处理显示显著性差异(P<0.001)。总胆红素下降(42.0±30.5)%,效果显著者79例(71.2%)。术后1月降黄效果:47人在PTBD或PTBS术后1月进行随访复查,总胆红素、直应胆红素和间应胆红素均较术前有较大的降幅,下降75%左右,下降至较低的水平。47例患者中总胆红素降至正常的患者有9例(19.1%)。2、各因素的初步分析初步分析影响1周降黄效果的因素有:术后1周并发感染(F=3.215,P=0.044)和术前肝功能(t=-1.994,P=0.049)。影响术后1月降黄效果的因素有:治疗方法(F=4.021,P=0.025)、黄疸时间(r=0.422,P=0.003)、术后1月感染情况(t=-2.269,P=0.028)、梗阻程度(t=3.665,P=0.001)、术前肝功能(t=-3.840,P<0.001)和术前TB(r=0.363, P=0.012)。3、Logistic回归分析1周降黄效果logistic回归方程的统计结果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x2=4.156,P=0.041)。方程拟合度尚可,Negelkerke R2为0.150。参数估计结果为:术后D7并发感染的MOJ的1周降黄效果较未并发感染的效果差(OR=0.552,95%CI为0.315~0.968);梗阻部位中非肝门区MOJ的降黄有效率较高,为肝门区MOJ的2.653倍(OR=2.653,95%CI为0.988~7.121);术前TB越高,术后黄疸下降速度越快(OR=1.004,95%CI为1.000~1.007)。1月降黄效果logistic回归方程的统计结果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x2=10.217,P=0.001)。方程拟合度尚可,Negelkerke R2为0.437。参数估计结果为:梗阻部位中非肝门区MOJ的1月降黄成功率较高,为肝门区MOJ的13.706倍(OR=13.706,95%CI为2.087~90.030);治疗方法中支架置入术(内引流)的1月降黄成功率最高,外引流最低(OR=4.574,95%CI为0.964~21.704)。结论(1) PTBD和PTBS治疗MOJ降黄效果明确,总胆红素、直应胆红素和间应胆红素在术后1周即下降42%,术后1个月下降75%左右。PTBD和PTBS治疗MOJ降黄成功率高,术后1个月即有19.1%的MOJ患者总胆红素下降至正常水平。(2)术后并发胆道感染和败血症、术前肝功能C级是术后1周影响降黄效果的危险因素;非肝门区MOJ的降黄效果较肝门区MOJ的降黄效果好,术前TB较高的MOJ1周降黄效果可能更好。(3)影响PTBD和PTBS术后1个月降黄成功率的因素有狭窄部位、治疗方法、术前肝功能、是否完全梗阻、术前TB、黄疸时间和术后1月感染情况。非肝门区、术前肝功能Child-Pugh B级、不完全梗阻、支架置入术后的MOJ术后总胆红素恢复正常的可能性大。术前黄疸时间长、术前TB值较高、术后1月仍存在感染的黄疸患者可能恢复较慢。(4)虽然本组统计学分析显示:单双侧引流方式、并发胆道出血对PTBD和PTBS术后降黄效果无影响。但由于选择单双侧引流方式是在非随机对照的原则下进行,并发胆道出血的病例数较少,需进一步研究。(5)术前胆管炎、Bismuth分型、术前IB/TB、狭窄段长度、胆管扩张程度、病因、性别、年龄对PTBD和PTBS术后短期内降黄效果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经济责任审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和承包经营责任审计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审计模式。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根源是由于我国监督体
本文首次尝试性探究影响消费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非遗产品)购买的前因,利用实验研究方法检验消费者知识对文化认同与产品购买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并验证感知稀缺的中介效应
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专业课程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长期以来,学科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课程的主流模式,课程的学科化导致高职院校的
<正>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优势,国有企业始终在调整与改革,但这条路也走得异常艰辛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始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涵盖
根据某风场大型风力机叶片污染的实际状况,获得了叶片主要出功部位21%相对厚度翼型处的污染分布特点,以DU93-W-210和NACA63-421翼型为例,分析得到了污染位置和雷诺数对抗污特
梁板式桩筏基础是陆上风机常见的基础形式,设置桩基可以增强基础阻抗,从而改善风机结构共振性能。然而,在风机共振频率设计时,常常假定结构底部为刚性固定,忽视了不同基础形
<正>18世纪中期中国疆域的最终确立(一)中国有继承相延2000年的历史疆域边界是近代国家概念,是指相关国家通过签立条约、各方会勘确定的国家之间的分界线。历史疆域是古代国
高层建筑给水存在加压系统,具有巨大的节能前景,具有代表性,无论是在技术的广度还是设计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一般的建筑给水,其中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随着高层建筑中
目的:一、观察指屈肌腱A1环、指神经、血管、腱鞘、腱纽等解剖结构的走行、毗邻及特点,观测环状韧带A1环的体表定位,特别是近侧及远侧缘与远侧掌横纹的关系(食指为掌中间横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日益重要。进入21世纪,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