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工业设计中的前沿实践:产品识别Product Identity的方法论开展了有益的探讨和论证。本文从探讨产品识别的基本概念开始,对PI的产生,PI的定义,及PI的建立等基本面开展阐述;在此基础上,从消费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角度对PI的作用机制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尝试性的解释和论证,并就此阐述了PI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在结合本人实践的基础上,论述了普遍意义上的PI方法论原型和具体操作的流程。本文认为PI是品牌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品牌在产品层面的具体表现。通过产品设计的工具,企业在产品上建立具有唯一性和延续性的品牌形象。通过PI,消费者与企业建立了基于品牌价值基础上的紧密联系。一个完善的PI包括三个大的组成部分:1.PI核心:设计哲学设计语言2.PI展开3.PI管理。PI是一个超越传统设计范畴的企业行为;PI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需要不间断的维护和更新PI以确保与总体战略和外部市场趋势一致。PI是基于品牌识别的全新设计实践,需要不同于传统产品设计方法论来支持。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PI方法论,需要先了解PI的本质。本质上,PI从价值层面强化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消费理论认为,任何产品和品牌的价值包含三个方面:功能价值,理性价值,情感价值。PI着重于情感价值的描述。通过特定语言和符号的演绎,PI把产品和品牌的价值转化为消费者所熟悉的特定所指,即意义。通过不断的重复,PI在空间和时间上有效的传播价值,维系着与消费者的联系。PI的方法论来自于实践,不同时期和背景下的设计实践将导致不同设计方法论的形成。在信息浪潮和品牌时代的双重背景下,Fitch形成了4D的方法论,一个强调信息并适用于各种设计实践的方法论。其中,在品牌识别领域,4D方法论演化成MasterVision,致力于把企业任何与品牌相关的事务和行为都规范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下开展,PI的方法论可以被看作Mastervision在产品上的分支延伸。结合一个在国内开展的PI项目,本文详细的阐述了PI的建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