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治APL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2017年版CDSS积分系统对其是否并发DIC进行评估,探讨分析初治APL并发DIC的相关影响因素,达到对疾病早期发现、及时诊断与治疗的目的,尽可能终止DIC的发生、发展,为临床改善APL患者的病死率及预后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1、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血液科1998年6月至2012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的初治APL患者临床病例资料,保证入组患者均符合课题设定的入选及剔除标准。2、采用CDSS积分系统对85例患者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合并DIC。3、将研究对象分成DIC(﹢)组和DIC(﹣)组,了解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出血与出血部位、是否发热/感染、血常规情况、危险度分层、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骨髓增生程度、骨髓早幼粒细胞数、凝血象及D-二聚体、肝肾功能、细胞遗传学情况、诱导缓解治疗方案等。4、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取t检验,U检验,X~2检验,并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符合入选标准的APL患者共85例,分为DIC(﹢)组与DIC(﹣)组;其中前者37例、占43.5%;后者48例、占56.5%。2、将DIC(﹢)组与DIC(﹣)组患者一般情况相比较,前者出血比例高于后者,DIC(﹢)组较DIC(﹣)组出血症状严重,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患者出血部位进行统计,可见出血部位最多见于皮肤和黏膜。两组之间性别、年龄、发热/感染比例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将DIC(﹢)组与DIC(﹣)组患者血常规情况相比较,前者初诊时WBC计数、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危险度分层为高危患者发生率、WBC达峰值均高于后者;而初诊时PLT计数、WBC达峰所需时间低于DIC(﹣)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Hb、Hb最低值、PLT最低值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将DIC(﹢)组与DIC(﹣)组患者骨髓形态学相比较,前者骨髓增生程度较后者活跃,且骨髓原早幼粒细胞比例高于后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将DIC(﹢)组与DIC(﹣)组患者细胞遗传学相比较,两组附加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0.34%(3/29例)与13.95%(6/43例),标准核型t(15;17)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89.66%(26/29例)与86.05%(37/43例),两组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将DIC(﹢)组与DIC(﹣)组患者肝肾功能情况相比较,两组之间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7、将DIC(﹢)组与DIC(﹣)组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方案相比较,DIC(﹢)组患者采用RIF单诱导治疗方案口服的有29例,占78.38%;DIC(﹣)组有38例,占79.17%;DIC(+)组患者采用RIF+ATRA双诱导治疗方案的有8例,占21.62%,DIC(﹣)组10例,占20.83%。这两种治疗方案的不同对患者是否发生DIC,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8、多因素分析得出高WBC计数、危险度分层为高危是APL并发DI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85例初治APL患者采用CDSS积分系统评估后,DIC(﹢)组有37例、占43.5%(37/85例);DIC(﹣)组有48例、占56.5%(48/85例)。2、单因素分析提示:初诊时高出血比例、高WBC计数、低PLT计数、高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危险度分层为高危、高WBC达峰值、WBC达峰所需时间短、骨髓增生程度活跃、高骨髓原早幼粒细胞比例可能为APL并发DIC的潜在危险因素。3、多因素分析提示:高WBC、危险度分层为高危是APL并发DIC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