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阈下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437556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认知科学家斯铂佰与英国心理学家威尔逊在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首次提出了关联理论,把交际视为明示——推理的过程,创建了认知推理模型,重新定义了“语境”。关联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成功的交际是听话人在推导说话人意图的过程中实现最佳关联。随后,格特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指出翻译在本质上是双重的明示——推理交际行为。翻译过程是译者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的明示与推理,其目的是追求最佳关联。文化缺省是经常运用于文学创作的一种与认知相关的交际策略。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缺省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指原文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之间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也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缺失。如何恰当地处理翻译中的文化缺省成为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但是,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探讨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和文化缺省的应用价值上,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究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补偿机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以唐诗英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为实例,从认知的角度揭示了翻译中文化缺省的生成机制,归纳了文化缺省的功能和分类,探讨了关联理论对文化缺省的阐释力,建构了关联理论视阈下翻译中文化缺省的翻译模型,尝试提出了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四种补偿机制,即移植模型、替代模型、释义模型和过滤模型。在翻译实践中,这四种补偿机制的优先顺序由最佳关联决定。为了保证目的语读者不花费不必要的推理努力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译者应在不同情况下根据最佳关联选择最佳的翻译模型。唐诗中的文化意象具有民族性、建构性和模糊性的特征,这使得唐诗英译过程中文化缺省现象非常突出。本文作者认为关联理论对唐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在该理论框架内,唐诗中的文化意象具有可译性。选取唐诗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为实例有利于本研究的进行。本文既是对关联理论强大解释力的进一步验证,也是对文化缺省相关研究的一次突破。本研究打破了传统的“诗歌不可译”的观点,为探讨唐诗英译中文化意象传递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研究方法。本文作者尝试提出的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四种补偿机制也为当代译者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贵要静脉与头静脉行PICC置管的差别.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贵要静脉组(26例)与头静脉组(14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置管1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情况.结果:两组
老舍早期长篇小说作品已初步显露出其主体风格,具体表现为“一半恨一半笑”的幽默特质,以及散发着浓郁地方风物民情气息的“北京味”,这也是老舍在曲折的创作道路上能够获得巨大
中国古代有着源远流长和内容丰富的清白文化传统,其中北宋赵抃与清白江、西汉杨震与清白吏、北宋范仲淹与清白堂的故事非常典型。文章围绕这些事例对中国古代的清白文化作了
地处中原地区的高等院校,由于地域差异,学生的音乐素质参差不齐,许多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舞蹈教学时显现出一些独特性,是由不同群体、不同生活环境和不同思维方式
电影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欣赏外国电影作品能促进不同文化问的了解和沟通,因此,作为一门新兴领域,电影字幕翻译近年来逐渐兴起。字幕翻译是影视翻译的一种
以岩体中经常遇到的多孔隙红砂岩的流固耦合效应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简称SHPB)试验系统对不同孔隙率红砂岩在不同耦合介质的作用下进行撞击对比试验研究,得到了冲
在复杂多变的信息浪潮中,当代先锋建筑师们由于受到哲学和艺术层面的影响,他们突破文化与美学的传统局限,通过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倾向去追求一种富于动态的建筑形体,以此来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得到长足进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工业、城镇和农业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城乡分化的二元经济结构,
在新时期的文坛上,铁凝的成就更多地滋生于女性文学的沃土上,她的特殊性在于对女性文学的开掘与发现,更体现在对女性存在现状的体察与关怀。在当代女性作家群体中,铁凝的独特
20世纪以来,安乐死问题一直在世界范围内激烈论争着。伴随着各种关于安乐死的医疗案例和法律案件的发生,安乐死立法成为各国法学界无法回避的议题。少数国家已经走在了安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