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有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混合溶剂和支持电解质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的日益提高,开发灵活稳定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液流电池有望满足对能源高效利用的要求。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非水全有机液流电池体系,包括对电解液中溶剂、支持电解质和活性物质的优化。第二章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新型负极活性物质二苯甲酮(BP)和正极活性物质2,5-二叔丁基-1,4-二甲氧基苯(DBB)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当使用四乙基六氟磷酸铵(TEAPF6)作支持电解质、乙腈(AN)作溶剂时,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准可逆且受扩散控制,理论开路电势为2.92V。通过
其他文献
在印染行业废水脱色处理中,絮凝脱色方法是当前国内外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而絮凝脱色方法效果的关键取决于絮凝剂的性能。近年来,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能克服
采用浸渍法将咪唑型离子液体负载到硅胶和活性炭上,制得一系列负载离子液体,并对其进行了FTIR、TG、DSC、SEM表征和CO_2吸附性能评价。系统研究了试验条件,如载体种类、载体活化方法、浸渍液浓度、浸渍时间、离子液体种类和负载量等参数,对样品孔结构分布、CO_2吸附量、CO_2/N2选择性和抗水性能的影响规律,还探讨了CO_2在负载离子液体内的吸附扩散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FTIR分析结
近年来全球工农业迅速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活动也急剧增加,其中氟氯烃类化合物的大量排放严重破坏大气臭氧层,导致地球臭氧层逐渐变薄局部地区甚至出现空洞,因此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量有所增加。目前已经有大量实验研究和很多相关文献证明在增强紫外线辐射条件下对植物能够造成严重伤害,但是就怎样保护植物免受紫外线-B的伤害或者降低紫外线-B对地球植株的伤害程度的报道文献资料很少。由此本文应用植物结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