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高头位对减压性开颅术后患者的应用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去骨瓣减压术(DC)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DC仍是救治药物不能控制的顽固性颅内压(ICP)增高患者的主要急救措施,在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恶性颅内压增高中均得到广泛应用。术后患者的体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合适的体位不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能改善症状、治疗疾病、防止严重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对于体位对ICP和脑灌注压(CPP)的影响已有相关报道,但未见单纯DC后患者体位的选择的报道,因此,本研究收集分析行DC后患者不同体位之间各参数变化趋势,经过统计学处理,明确不同体位时,开颅DC后患者ICP、MAP及CPP的变化趋势,获得DC后患者的最佳体位,为神经外科临床上体位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数据库中,收集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因脑外伤、脑出血行急诊手术住院的192例颅内压监测患者数据,其中行去骨瓣减压49例,非去骨瓣减压143例,按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34例,包括行DC及放置颅内压探头监测组(减压组)19例,单纯行血肿腔引流及颅内压探头监测组(对照组)15例。于术后第4天收集数据,于静息状态下,患者取仰卧位合并头位抬高0°、5°、10°、15°、20°、25°、30°的ICP、CPP、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不同体位之间间隔5分钟,每种体位保持5分钟的稳定后再读取各项监测指标值。选用Codman颅内压检测仪连续动态监测ICP;所有患者均采用飞利浦SureSigns-VM型号多功能监护仪监测HR、BP,再通过公式计算出MAP(MAP=1/3SBP+2/3DBP)和CPP(CPP=MAP-ICP)。本研究中数据处理选用SPSS20.0软件,数据分析采用多个相关样本的Friedman M检验实验设计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显著差异。  结果:①减压组患者床头角度抬高ICP值从平卧位到15°时,随着床头的升高ICP值逐渐降低,在15°时ICP最低,随着床头的进一步升高ICP值反而会随之升高,床头抬高与ICP值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CP值随着患者床头角度抬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床头抬高与ICP值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②减压组患者床头角度抬高MAP值从平卧位0°到15°时呈下降趋势,在15°时最低,15°后MAP值缓慢上升,床头抬高与MAP值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MAP值随着患者床头角度抬高呈现降低的趋势,床头抬高与MAP值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③减压组患者床头角度抬高CPP值平卧位0°到15°时呈下降趋势,在15°时最低,15°后MAP值缓慢上升,床头抬高与CPP值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PP值随着患者床头角度抬高而升高,床头抬高与CPP值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④减压组及对照组患者床头角度抬高0°、5°、10°、15°、20°、25°、30°各角度时SBP值、DBP值、HR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①对于行DC后患者由床头不应该抬离床面过高,当床头抬离床面15°时为DC后患者的最佳体位,此体位既能维持一定ICP,又能保证良好的CPP及脑组织的供氧,同时在护理上能减少坠积性肺炎及压疮发生的概率;②非去骨瓣减压患者在床头抬高到30°的情况下既能降低ICP,又能保证良好的CPP,是完整骨瓣患者的最佳体位,本研究结果支持维持仰卧头高位30°是非减压性颅脑手术患者相对适宜的体位。
其他文献
积极倡导创新作文教学,摒弃传统作文教学.全面阐述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从三大方面详细论述小学作文教学方案,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
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的产生依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工作.因此,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近些年来,创新问题的提出,给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把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电力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其各项工作都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融媒体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在电力
青年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是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研究青年的道德态度抗挫折能力是一项理论性的研究,同时也是一项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实践性研究,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理念等.但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
新一轮课改提出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